肛裂有哪些症状

暂无介绍

2回答

大便干黑,还出血,是什么情况,怎么治疗和预防?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SPAN>sxfgo 2009-09-08 23:26:33 116.225.20.* 我个人建议你最好去医院看看,这时候不是在网上找答案的时候,祝你早日恢复。 </SPAN>mickle181818 2009-09-08 23:30:03 221.201.138.* 使用痔疮膏 </SPAN>722406 2009-09-08 23:30:27 218.60.141.* 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SPAN>722406 2009-09-08 23:30:57 218.60.141.* 「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楼主你的症状属于便秘型结肠炎,要根冶的话,相对时间要长些,但要有恒心,可以用食疗改善肠道环境的方法来根冶,益生元膳食纤维-黄金双歧因子,来增殖肠道双歧杆菌数量,调理一下肠胃,以改善大便症状,从而达到平衡肠内微细环境的方法来根冶,效果都很不错,因为要恢复肠道功能,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这个方法少则一二个月,多则一年半载。双歧杆菌栖局主要在小肠末端和盲肠、结肠内,作为双歧增生因子必须经过小肠前段时不被胃酸破坏和消化吸收。如葡萄糖虽然在体外使双歧杆菌增殖,可葡萄糖在小肠前段已被吸收,根本无法到达结肠,故不适合做成双歧增生制剂。这样就筛选出一些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黄金双歧因子,以原形到达结肠,为肠道细菌所利用,亦称“结肠食品”。所以结肠患者都可以食用。
4回答

我经常静坐,熬夜,前阶段工作压力也大,会不会引起痔疮?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如果你注意日常生活应该是没问题的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2回答

小孩经常便秘我煮了苹果梨和白萝卜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可以吃点香蕉煮水西梅水效果都很好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秘 编辑词条<br>B 添加义项 <br>?<br>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br> 此词条由 挂号网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经 中国健康教育卫生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专家审核。<br>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但有少数人平素一贯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正常,此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始大便1次时,应视为便秘。对便秘患者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寻找发生便秘的原因。<br><br>目录<br>1症状体征<br>2用药治疗<br>3饮食保健<br>4预防护理<br> <br>5病理病因<br>6疾病诊断<br>7检查方法<br>8并发症<br> <br>9预后<br>10发病机制<br><br>折叠编辑本段症状体征<br>多数慢性便秘患者仅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数天甚至1周才排便一次,排便时可有左腹痉挛性痛与下坠感,部分病人诉口苦、食欲减退、腹胀、下腹不适、排气多或有头晕、头痛、疲乏等神经官能症状,但一般都不重。急性者则在原有规则的排便习惯下,无特别的原因,于短期内发生便秘,尤其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直肠和结肠的癌肿。伴有剧烈腹痛、呕吐或便血者,则应考虑急性肠道阻塞引起的便秘。一般体检常可在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部位触及痉挛的肠管或粪块,但在排便后则消失。肠梗阻者则常有腹胀、腹痛、肠型及肠蠕动波。<br>折叠编辑本段用药治疗<br>由于便秘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因此必须根据伴随的其他症状与体征,结合有关的实验室及特检结果及时的作出病因诊断,尔后再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便秘的治疗原则应包括以下5方面。<br>1.急性便秘者,多数因肠道发生梗阻所致,因此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如患者有腹胀、腹部隐痛等症状,可采用温水灌肠治疗;如为病理性梗阻时,应及时手术治疗。<br>2.便秘如因肛门、直肠附近病变所致,如肛裂、肛瘘、肛门周围脓肿、巨大内痔合并感染等引起的急性便秘,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并同时采取软化大便或从肛门内给药的方法,以利于大便的排出。<br>3.如果急性便秘是由于服用了某些有便秘副作用的药物所致时,应减量或停服这类药物。必要时可加服对肠道刺激性小的缓泻剂。<br>4.某些由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慢性便秘,当病因明确之后,即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br>5.遇便秘时间较长,甚至超过1年以上,或反复间断性发生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经多种检查证实结肠及直肠并无器质性病变,一般情况良好,食欲基本正常,无消瘦、贫血等表现的患者,可考虑为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性便秘或肠易激综合征。这类便秘患者的治疗一般较为困难。可试用以下治疗措施。<br>(1)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做体操、慢跑或散步等;可嘱患者每晚临睡前平卧于床上作腹式运动(作深腹式呼吸),每次15~30min;并可进行自我腹部按摩,按摩方法宜采用顺时针方向,由右侧向左侧,持续15~30min。<br>(2)鼓励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多食香蕉、梨、西瓜等水果,以增加大便的体积,并应多饮水,少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强的饮料。<br>(3)可嘱患者经常口服蜂蜜,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br>(4)患者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以逐步恢复或重新建立排便反射。清晨或白天工作繁忙者,可定时在晚上(一般以定时在清晨为佳)。<br>(5)可选用莫沙必利等胃肠动力剂,以增强肠道的动力,增快肠蠕动,对慢传输型便秘有良好的作用。近有报道,替加色罗(商品名:泽马可)是一种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药,有促肠道动力作用,可缩短人的结肠转运时间,增加大便次数。<br>(6)导泻剂的选择原则上不应使用对肠道刺激性强的泻剂,以避免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目前有多种导泻剂可供选择,主要有以下4类。<br>①容积型泻剂:此类泻剂可增加大便的体积,以增强粪便对肠道感受器的刺激,常用的有羧甲纤维素钠、乳果糖、山梨醇、甘露醇、聚乙二醇4000(forlax)及盐类泻剂(硫酸镁和硫酸钠等)。乳果糖、聚乙二醇4000等亦称为渗透性缓泻剂,应用后,可以使肠腔局部的渗透压升高,水分吸收减少,粪便体积增加。<br>②润滑性泻剂:此类泻剂在肠道不被吸收,但又可妨碍水分的吸收,因此常起到润滑肠壁、软化粪便的作用(亦称之为粪便软化剂),常用的有液体石蜡、甘油及植物油类。由于长期应用此类泻剂可导致维生素A、D、K及钙、磷的吸收,故不宜长期使用。<br>③刺激性泻剂:也有称之为接触性泻剂者,此类泻剂因对肠黏膜有刺激作用,并影响肠道中水分及电解质的吸收,故有较强的导泻作用。大黄、番泻叶及芦荟等植物性泻剂中含有蒽醌甙类,当蒽醌甙在肠道被细菌分解为蒽醌后才发挥其导泻作用。长期应用刺激性强的泻剂,可造成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此外,长期应用还可导致结肠黑变病,由于硫酸镁等盐类泻剂因其对肠道刺激作用较强,故亦可归纳于此类中。<br>④局部刺激性泻剂:甘油/氯化钠(开塞露)、甘油栓等塞入肛门内以后,可使患者产生便意,而引起排便反射,称之为肛门局部性泻剂,对慢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较好。<br>总之,应根据患者的便秘特点,采用不同的导泻剂(即治疗的个体化),原则上应选用疗效好、安全、长期应用耐受性好、且价格低廉的泻剂。但必须指出,对任何便秘的患者,不应过于依赖导泻剂,而应考虑以调节饮食、避免劳累、加强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为主要治疗手段。有心理障碍者应进行相应的治疗。<br>(7)有条件者还可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目的是增加肠道的蠕动功能,有利于粪便的运转。<br>折叠编辑本段饮食保健<br>1、便秘食疗方:<br>鲜土豆汁<br>300克鲜土豆去皮切碎,用干净的纱布包好挤汁,饭前服用1~2汤匙,每日2~3次,适用于习惯性便秘。<br>五仁粳米粥<br>将芝麻、松子仁、柏子仁、胡桃仁、甜杏仁等五仁各10克碾碎,与粳米100克,加水煮粥。服用时加少许白糖,每日早晚服用。适用于中老年人气血两虚引起的习惯性便秘,<br>白薯粥<br>白薯300克,小米100克煮粥,熟后加入白糖,每日早晚服用。适用于老年人及产后妇女肠燥便秘伴疲乏无力者。<br>菠菜芝麻粥<br>能润燥通便,养血止血,适用于老年性便秘、痔疮等。先将100克粳米洗净放入锅中,煮至米开花时放入200克菠菜,再煮沸后放入50克芝麻、盐、味精,空腹时服用。<br>菠菜猪血汤<br>取菠菜200克,猪血150克,盐少许。将菠菜、猪血同煮,熟后加盐,然后饮汤。<br>猪心柏子汤<br>取猪心1个,柏子仁15克。将柏子仁放入猪心内,清水炖熟,3天吃1次。<br>黄芪蜜茶<br>取黄芪15克,蜂蜜30克。将黄芪放入沙锅,加清水500毫升,煎至水剩300毫升,去渣取汁,加入蜂蜜,和匀煮1-2沸,代茶饮。<br>木耳海参炖猪肠<br>取木耳15克,海参30克,猪大肠150克,盐、酱油及味精少许。将猪大肠翻开洗净,加水同木耳、海参炖熟,放调料,吃木耳、海参、大肠、饮汤。<br>蔗汁粥<br>榨取100毫升甘蔗汁备用。粳米50克加水400毫升,煮至米开花后,对入甘蔗汁,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br>2、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br>1、每日至少喝8杯水,尤其在食用高纤维食品时,更应注意保证饮水;<br>2、多吃新鲜蔬菜,增加饮食中纤维的摄取量;<br>3、每天加食糠皮、麦麸等,以扩充粪便体积,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br>4、每天早上起来空腹喝温水冲的蜂蜜水、蜂蜜对肠道有润滑作用;<br>5、增加B 族维生素食品的供给,尽量选用天然、未经加工的食品,如粗粮、豆类、酵母等,以增强肠道的紧张力;<br>6、多吃芹菜、核桃仁、熟香蕉、核桃、柚子、苹果、葡萄柚、糙米、胡萝卜、红薯等。<br>折叠编辑本段预防护理<br>1、调整饮食结构<br>饮食的量:只有足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行和排出体外。特别是早饭要吃饱,因为早餐后能引起胃结肠反射,有利排粪运动。<br>饮食的质: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多吃些粗粮和杂粮。因为粗粮、杂粮消化后残渣多,可以增加对肠道的刺激,利于大便排泄。另外,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等,正常人每千克体重需要90~100毫克纤维素来维持正常排便。<br>足够的水分:肠道中的水分相对减少,粪便干燥导致大便秘结。足量饮水,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于肠内容物通过。<br>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br>排便要养成规律,不要拖延。如果经常拖延大便时间,破坏良好的排便规律,可使排便反射减弱,引起便秘。经常容易发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时间,每到时间就去上厕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br>对于还没有良好排便习惯者,建议每天早晨去厕所蹲5分钟左右,经过一段时日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因为结肠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早晨起床后人由平卧转变为起立,结肠会发生直立反射,推动粪便下移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br>3、慎服导致便秘的药物<br>消化系统药:法莫替丁、西咪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肠胃解痉药:枸橼酸铋钾等铋剂:氢氧化铝等铝剂。<br>降糖药:格列齐特。<br>神经系统药:帕罗西汀、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的金刚烷胺、左旋多巴等。<br>心血管系统药:普罗帕酮、硝苯地平、比索洛尔,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他汀类调脂药。<br>泻药:长期使用,肠道会形成对泻药的依赖,自主运动减弱,肠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结果发生便秘。<br>补钙、补铁类药物也可引起便秘。<br>4、积极锻炼身体<br>散步、跑步、深呼吸、练气功、打太极拳、转腰抬腿以及体力劳动等,可使胃肠活动加强,食欲增加,膈肌、腹肌、肛门肌得到锻炼,提高排便动力,预防便秘。<br>腹部按摩也可预防便秘,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对向按摩,每天2~3次,每次10~20圈。<br>5、及时治疗有关疾病  <br> 有关疾病的治疗对预防大便秘结亦有一定的作用。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结肠肿瘤、结肠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子宫肌瘤;铅、汞等金属中毒。<br>折叠编辑本段病理病因<br>1.急性便秘<br>(1)肛门、直肠附近疼痛性病变:肛裂、肛瘘、肛门周围脓肿、直肠炎或直肠溃疡、巨大内痔或内痔合并感染、出血等病变时均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或者患者惧怕排便,使排便反射消失而导致便秘。<br>(2)结肠梗阻性病变:肠扭转、肠粘连、肠套叠、肠寄生虫病、肠肿瘤、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疾病均可导致肠梗阻,使梗阻上端的粪便不能通过梗阻部,故可导致便秘。<br>(3)肠道运动反射性抑制:即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显著减弱,可见于内脏炎症性疾病,如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腹膜炎、急性继发性巨结肠等,多系同时发生肠麻痹所致。胆石症、肾结石等疼痛性疾病有时也可发生便秘。<br>(4)服用某些药物:服用氢氧化铝、阿托品、土霉素及碱式碳酸铋(次碳酸铋)、硫糖铝等药物后,部分患者可发生便秘。<br>2.慢性便秘<br>(1)器质性疾病:<br>①慢性结肠梗阻:如结肠狭窄,良性或恶性大肠肿瘤、大网膜粘连综合征(横结肠受牵拉,而形成锐角,导致内容物通过困难)及其他慢性结肠梗阻性疾病。<br>②先天性巨结肠:便秘系因肠腔高度扩张,肠麻痹,肠肌肉收缩、蠕动功能消失所致。<br>③肠道外病变压迫,尤其是直肠、乙状结肠外病变压迫,例如盆腔肿瘤、卵巢囊肿、前列腺肿瘤、腹腔内巨大肿瘤或肿块、腹水等均可压迫肠道。<br>④脑与脊髓病变:如脊髓炎、各型脑炎、脑肿瘤等,可使排便的正常反射弧发生障碍,而致便秘。<br>⑤慢性铅、砷、汞与磷等中毒:中毒后可使排便反射消失而致便秘。<br>⑥慢性全身性疾病:如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可因排便感觉消失、排便反射迟钝而致便秘。<br>(2)功能性便秘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br>①腹肌、肛门部肌肉或结肠平滑肌及肌间神经丛功能障碍,常可引起排便的动力减弱而发生便秘,多见于多次妊娠妇女、慢性肺气肿、营养不良、衰弱、老年及腹腔内脏下垂者。<br>②直肠扩张、收缩的排便反射迟钝或消失,多见于未能养成每天定时大便习惯者,此时因无粪便刺激的感觉,故正常的排便反射明显减弱,患者久而久之可导致顽固性便秘。<br>③如摄入饮食过少,或饮食习惯、饮食种类的改变,环境变化等因素均可造成肠蠕动功能减弱而引起便秘。<br>④情绪的改变、紧张、忧虑等因素可导致肠蠕动功能的减弱,而发生便秘,但多与腹泻交替发生者多见,亦称为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患者常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br>⑤滥用强泻剂后易导致正常的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故也可发生便秘。反复使用强泻剂后必然会使便秘更趋严重,甚至造成恶性循环,即便秘-强泻剂-便秘。<br>目前一般认为,功能性便秘有2种类型:①慢传输型便秘。即肠粪便潴留于结肠内,不能按正常节律、时间排出体外。②功能性出口梗阻型。即由于肛管括约肌功能障碍或盆底肌功能障碍等导致粪便从直肠、肛门排出障碍。<br>折叠编辑本段疾病诊断<br>1.结肠梗阻性便秘<br>(1)除便秘外,患者常有腹胀、腹痛、恶心与呕吐等症状。<br>(2)结肠肿瘤、肠粘连等慢性肠梗阻者,起病较缓慢,便秘呈逐渐加重,少数左半结肠癌患者大便还可变细;如系急性肠梗阻者,则起病多较急骤,病情较重,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较便秘更为严重;急性肠系膜血管梗死或血栓形成等缺血性肠病患者,也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可伴有恶心与呕吐及便秘等症状,但患者常有血便。<br>(3)腹部平片如发现阶梯状液平,则对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帮助。<br>(4)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可发现息肉、癌肿等病变。<br>2.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br>(1)便秘常受到情绪紧张或忧虑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常有阶段性的腹泻史,仅少数患者只以便秘为主要表现。<br>(2)钡剂灌肠检查有时可发现部分肠段呈痉挛性改变,但肠壁光滑。<br>(3)结肠镜检查有时发现肠镜通过痉挛肠管时较困难,且患者有疼痛等不适感,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br>3.张力减退性便秘<br>(1)多见于老年人,有内脏下垂,或长期营养不良者。便秘系因肠蠕动功能减弱所致,其中不少患者有长期使用泻剂史。<br>(2)口服钡剂检查时,见钡剂通过小肠、结肠的时间明显延长。<br>(3)结肠转运时间测定。通常采用Bouchoucha方法,测定不透X线的标记物在结肠的通过时间(DTT),当标记物在72h后仍未排出体外时,可考虑为慢传输型便秘。<br>(4)结肠镜检查常无器质性病变。<br>4.直肠性便秘<br>(1)多因有肛裂、瘘管、痔核等肛周病变,患者大便时有疼痛感,故而惧怕大便,久而久之缺乏便意,排便反射迟钝而发生便秘,使大便积聚在直肠内,每次大便较粗大且坚便,有时大便外面带有鲜血。<br>(2)少数患者大便干结如栗子状,同时有左下腹隐痛,多系乙状结肠痉挛所致。<br>(3)肛诊时可发现肛周痔核、肛裂及肛瘘等病变。<br>(4)钡剂灌肠时可见到痉挛的结肠呈狭窄状,但肠壁光滑无缺损。<br>(5)直肠、肛门内压力测定及直肠内肌电图测定。当压力或肌电图出现异常,则有利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br>(6)结肠镜检查除见到肛周病变外,直肠及上端结肠均无器质性病变。<br>折叠编辑本段检查方法<br>实验室检查:<br>粪便检查,应观察便秘者排出粪便的形态及有无黏液或血液黏附。直肠性便秘为大块质硬的粪便,由于常伴直肠炎症及肛门损伤,粪便常有黏液及少量血液黏附。中老年患者经常出现少量血液时,应特别注意大肠癌。结肠痉挛性便秘者,粪便坚硬呈块粒状如羊粪。肠易激综合征者常排出多量的黏液,但黏液中极少有红细胞、白细胞。<br>其他辅助检查:<br>1.直肠指检 应仔细观察有无外痔、肛裂及肛瘘等病变,触诊时需注意有无内痔,肛门括约肌有无痉挛、直肠壁是否光滑,有无溃疡或新生物等。<br>2.X线钡剂灌肠检查及腹部平片 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结肠、直肠肿瘤、结肠狭窄或痉挛、巨结肠等病变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对结肠的运动功能(蠕动)也可有较全面的了解。X线腹部平片如发现多个阶梯状液平,则对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帮助。<br>3.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对引起便秘的各种结肠病变,如结肠、直肠癌,肠腔内息肉等器质性肠腔狭窄等病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结合活组织病理检查,可获得确诊。<br>折叠编辑本段并发症<br>便秘常引起人们情绪的改变,心烦意乱,注意力涣散,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并与下述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br>便秘常可导致肛结直肠并发症。长期的便秘可使肠道细菌发酵而产生的致癌物质刺激肠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异形增生,易诱发癌变。便秘引起肛周疾病如直肠炎、肛裂、痔等,因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患。较硬的粪块阻塞肠腔使肠腔狭窄及压迫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蠕动,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还可形成粪性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也可发生结肠憩室、肠梗阻、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如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肛门排气多等。)<br>便秘也可诱发肠道外的并发症 ,如脑卒中、影响大脑功能 (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分散 ,思维迟钝)、性生活障碍等。在肝性脑病、乳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br>折叠编辑本段预后<br>目前暂无相关资料<br>折叠编辑本段发病机制<br>食物在空、回肠经消化吸收后,余下的不能再度吸收的食糜残渣随肠蠕动由小肠排至结肠,结肠黏膜再进一步吸收水分及电解质,粪便一般在横结肠内逐步形成,最后运送达乙状结肠、直肠。直肠黏膜受到粪便充盈扩张的机械性刺激,产生感觉冲动,冲动经盆腔神经、腰骶脊髓传入大脑皮质,再经传出神经将冲动传至直肠,使直肠肌发生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紧接着腹肌与膈肌同时收缩使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以上即是正常的排便反射过程。如果这一排便反射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时均可导致便秘。以下因素都是发生便秘的重要原因:<br>1.摄入的食物或水分过少,使肠内的食糜残渣或粪便的量亦少,不足以刺激结肠的正常蠕动。<br>2.肠道的蠕动减弱或肠道肌肉张力减低。<br>3.肠腔有狭窄或梗阻存在,使正常的肠蠕动受阻,导致粪便不能下排,例如肠梗阻或左半结肠癌。<br>4.排便反射过程中任何环节有障碍或病变时均可发生便秘,例如直肠黏膜机械性刺激的感觉减弱,盆腔神经、腰骶脊髓神经病变,肛门括约肌痉挛、腹肌及膈肌收缩运动减弱等。
6回答

人为什么会便血?什么原因产生的?怎么治疗?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可能是长痔疮了。 <br>痔疮就是在肛门或肛门附近因为压力而伸出隆起的正常血管,类似腿部的静脉曲张。<br>1.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要使自己放松,千万不要压抑自己。<br>2.在日常生活中少吃一些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如果可以最好一点都不要吃;同时要戒酒。<br>3.一日三餐一定要有规律,要多吃一些绿叶蔬菜和水果,这样可以更好的调节肠胃的功能,避免有毒物质堆积到直肠末端。 <br>痔疮还可以使用紫川堂涂抹治疗,一般一个月左右就会好的。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鞍?ㄝ镒右叮┑防萌缒喾蟾孛趴凇?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br>参考资料:<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5072.html</a>
6回答

大便出血是什么引起的啊?严重么?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您好,以您以上的描述来判断有可能是混合痔,建议您去医院检查确诊治疗,您可以采取HCPT仪器治疗疾病,HCPT仪器是治疗肛肠疾病的首选仪器,优点出血少,疼痛小,创面小,恢复快,没有后遗症,不会复发,平时注意饮食如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香蕉,苹果,猕猴桃,火龙果,芹菜,菠菜,木耳,蘑菇,冬瓜等),少吃辛辣(海鲜,辣椒,牛羊肉等)少饮酒,少吸烟。排便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3-5分钟即可,平时不宜久蹲久站久坐,排便后有温水清洗肛门。 <br><br>祝您早日康复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一般是内痔(血是鲜红色),或者消化道疾病(内消化道如胃,血是黑红色,深红色的)。其实内痔便血没有什么大碍的,只要不经常便血就没有什么问题。(我也便血过,没有管他,现在没有什么问题。)<br>痔疮有内外痔之分,在肛门里面的是内痔,感觉不出来,但是有时会便血(上火时),外痔会痛!
3回答

最近两次便血,什么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br><br>  《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br><br>  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br><br>  「常见证候」<br><br>  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br><br>  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br><br>  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br><br>  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br><br>  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br>  便 血<br><br>  消化道出血时,血从肛门排出,色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色,或粪便带血,称为便血(hematochezia)。一般认为上消化道出血量在50ml以上即可出现黑便。<br>  [发病原因]<br>  1.上消化道疾病<br>  (1)食管疾病<br>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br>  (2)胃十二指肠疾病<br>  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胃癌、胃粘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等。<br>  (3)肝胆道疾病<br>  如肝硬化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等。<br>  (4)胰腺疾病<br>  胰腺癌。<br>  2.下消化道疾病<br>  (1)小肠疾病<br>  肠结核、局限性肠炎、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瘤、Meckel憩室炎或溃疡、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br>  (2)结肠疾病<br>  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血吸虫病等。<br>  (3)直肠疾病<br>  直肠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直肠癌等。<br>  (4)肛管疾病<br>  痔、肛裂、肛瘘等。<br>  3.其他疾病<br>  (1)急性传染病与寄生虫病<br>  流行性出血热、重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钩虫病等。<br>  (2)血液病<br>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br>  (3)维生素缺乏症<br>  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br>  [临床表现]<br>  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与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的症状。<br>  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部位的高低。上消化道出血时排出的多为暗红色血便,或呈柏油样黑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血便。然而二者均可有例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如伴有肠蠕动加速时,可排出较鲜红的血便而不呈黑便。小肠出血时,如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呈柏油样黑便;当小肠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便血呈暗红色甚至呈较鲜红色的稀便。结肠与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鲜红色或较鲜红的血便。<br>  便血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br>  1.伴发热者须注意急性传染病、恶性肠肿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限性肠炎等。<br>  2.伴急性腹痛者可见于急性胆管炎、膈疝、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br>  3.伴皮肤粘膜出血者多注意血液病、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br>  4.伴慢性上腹痛,但出血后疼痛减轻者见于消化性溃疡,疼痛无减轻者常见于胃癌。<br>  5.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痢疾、直肠炎、直肠癌等。<br>  6.便血量少,血色鲜红,在便后滴下或射出,提示为直肠肛管疾病。<br>  [家庭应急处理]<br>  1.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暂禁食。<br>  2.可口服维生素K3 12mg,安络血2.5~5mg或云南白药0.3~0.6g,每日3次。<br>  3.若为药物或酒精引起,应立即停用。<br>  4.经上述紧急处理无效或出血量大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急速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
3回答

大号出血是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有可能是痔疮,也有可能是大肠上出现了什么病变,最好还是先到医院去做检查,这些不能拖,早确诊早治疗
3回答

拉血是怎么了.我老公偶尔几天会这样.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有的人不以为然。殊不知,便血的最大隐患可能是大肠癌的一种信号。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千万不能对便血掉以轻心。但并不是大便带血就是患了大肠癌,因为便血可见于其他很多消化道疾病,如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等。在这些病因中,成人最常见的是痔出血或大肠癌;儿童最常见的则是息肉出血。<br><br>1、痔的便血常见是鲜红的,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粪块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是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br><br>2、肛裂的便血便血量较少,多数在便纸上发现;大便时可伴有肛门剧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br><br>3、息肉的便血大便时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于粪块表面。<br><br>4、大肠癌的便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粘液血便,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粘液而无粪便。如果癌肿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直肠癌约80%有便血。<br><br>大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有的病人只表现为大便习惯性改变和程度不同的便血,因而常常被误诊为痔疮等。所以,如果有持续的便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要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是否大肠癌引起。<br><br>肛门指检是最简单的检查方法,70%的直肠癌可通过这种检查而被发现。X光钡剂灌肠可以发现各个节段的结肠癌肿;按肿瘤所在部位的不同还可选用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作肿瘤组织的观察,可钳取少量肿瘤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可明确诊断病变性质,为治疗提供方案。<br><br>==============================<br>便血是痔疮最常见的症状。有约90%的痔疮患者有大便出血的表现。因此,只要一说起便血,人们总认为是痔疮发作,无关紧要,而忽视了便血也是大肠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包括部分基层医务人员也容易忽略这个问题。从误诊的情况来看,10个病人中,病人自己延误的有4人,医生引起的有4人,其余2人可能属条件所限。<br><br>大肠癌的发病率很高,是我国常见的十大癌症之一。如果能早期发现并进行手术切除,有70%~98%的病人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据有关部门统计表明,因直肠癌肛门出血,没有及时确认延误半年的达50%,延误3个月的达70%,延误1个月的达90%,只有不到10%的病人发现肛门出血被确诊为大肠癌。原因何在呢?就是许多人把大肠癌的出血当成了痔疮。<br><br>大肠癌除了有明显的肛门出血以外,还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粪便黏液增多、便不净或便后肛门坠胀等;2.腹痛也常见,但在患病早期不剧烈;3.腹部包块是早期信号,约占1/3,特别是右侧结肠癌;4.初诊会有20%的病人发生肠梗阻,病变越晚,梗阻机会越高;5.40岁以上的人,当有不明原因的贫血和体重减轻时,再结合以上几点情况的出现,则应考虑是否患了大肠癌。<br><br>所以对于肛门出血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尤其是人到中年,出现大便出血等异常情况,就必须到医院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无论如何都要记住,注意观察自己的粪便关系到早期发现疾病。<br><br><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34704.html</a><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br><br>加重。<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自疗注意事项<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br><br>自治疗法<br><br>1.成药自疗法<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验方自疗法<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3.饮食自疗法。<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4.外治自疗法<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5.其他自疗法<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避免误诊<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br><br>状。<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br><br>便血<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br>(一) 病因<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br>(二) 救护措施<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如何挂号就诊<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br><br>1.便血。<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br><br>4.大便形状改变。<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r><br>癌前病变:<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br><br>其他:<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br><br>2.肛门损伤等。<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br><br>「常见证候」<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br>参考资料:<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5072.html</a>
3回答

什么是便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结肠癌的便血主要是血和便混在一起,有粘液,或脓血。大便不成形,排便习惯改变,比如以前一天一次,现在3,4次,那就要高度警惕了!<br>需要去医院做结肠镜来确诊。<br>仅供参考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br><br>病因症状<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br><br>加重。<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自疗注意事项<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br><br>自治疗法<br><br>1.成药自疗法<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验方自疗法<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3.饮食自疗法。<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4.外治自疗法<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5.其他自疗法<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避免误诊<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br><br>状。<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br><br>便血<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br>(一) 病因<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br>(二) 救护措施<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如何挂号就诊<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br><br>1.便血。<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br><br>4.大便形状改变。<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r><br>癌前病变:<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br><br>其他:<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br><br>2.肛门损伤等。<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br><br>「常见证候」<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3回答

救命啊。。。大便出血了。。。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呵呵,你那是便血<br>我带你认识便血吧<br><br>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你应该去痔疮科看看 肚子不疼 然后大便带血 为鲜红色 又没有明显的疼痛 可能是内痔 但没有看到具体情况不敢肯定 所以最好去看看 一看就很清楚了
2回答

我每次大便时出血是怎么了?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痔的主要症状是便血,但便血同时又是许多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消化道的炎症、肿瘤、损伤、血管病变等均是导致便血的常见原因;某些急性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血液及造血系统病以及维生素缺乏等全身疾病,也可影响消化道,引起便血。临床上不乏见到自认为是痔疮而延误其他疾病诊治的例子,或仅仅因为痔的便血而忧心仲仲、终日惶恐,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者。所以,大家初步了解一些痔便血的基本特点,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自我诊断。 <br>痔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排便时粪便擦破痔核粘膜表面,并损伤粘膜下血管,或排便过于用力,血管内压力增高,以致曲张静脉血管破裂均可引起便血。痔的便血可发生于排便的全过程,但多数在大便后下血,血色鲜红。少数情况下,可见出血量较多,血液在肠腔内贮留,排出时可呈暗红色或有血块。从出血的方式看,量少者,仅大便带血丝或手纸染血;量多者,则可见滴血或某一点位置喷射状出血。 <br>在生活中。痔应与肛管(直肠下端与肛门之间的部分)癌、直肠癌相鉴别,便血也是肛管癌、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易被人们误认作痔而延误诊治。肛管癌、直肠癌的便血多为暗红色或果酱色,且往往有脓血便或粘液血便,可由此鉴别。最主要的是,直肠癌患者多有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腹泻、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排便不尽的感觉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则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br>低位的大肠息肉,较大者可出现便血。但同时多具有大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多、便中带粘液等特点,多见于儿童。早期新鲜的肛裂也可便鲜血,其具有肛裂典型的周期性疼痛而易于鉴别。 <br>人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及防治是很有帮助的。但疾病的表现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因此,对不典型的病症表现不可掉以轻心。在身体出现异常和不适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到医院请教专科医生,及时诊断治疗,以便拥有一种健康的精神和体魄去更好地享受生活。
2回答

最近总便急,是怎么回事呢???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br><br>病因症状<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br><br>加重。<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自疗注意事项<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br><br>自治疗法<br><br>1.成药自疗法<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验方自疗法<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3.饮食自疗法。<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4.外治自疗法<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5.其他自疗法<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避免误诊<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br><br>状。<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br><br>便血<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br>(一) 病因<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br>(二) 救护措施<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如何挂号就诊<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br><br>1.便血。<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br><br>4.大便形状改变。<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r><br>癌前病变:<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br><br>其他:<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br><br>2.肛门损伤等。<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br><br>「常见证候」<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去医院看看,尿急要考虑膀胱压迫的问题,尤其有血丝,考虑结石哦~~~~~去医院泌尿科看看~~~~~~~
7回答

大便经常出血,怎么办?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看医生!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首先不要担心<br>你的病史比较长,说明不是严重疾病。<br>从你的症状来看<br>我初步怀疑是混合痔<br>因为无痛性出血是内痔的情况<br>而肛门外可以摸到痔说明可能存在外痔<br>当然这两种痔疮引起的出血是在大便表面的<br>如果是肠道出血会混杂在粪便里面。<br>建议来正规医院的普外科门诊做一个肛诊。<br>建议平时多饮水,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br>可以喝牛奶和蜂蜜通便。<br>尽量少吃辛辣食物。<br>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发消息。<br>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回答

用力过度大便出血,怎么办???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你好<br><br>便血<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br>(一) 病因<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br>(二) 救护措施<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如何挂号就诊<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br><br>1.便血。<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br><br>4.大便形状改变。<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r><br>癌前病变:<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br><br>其他:<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br><br>2.肛门损伤等。<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br><br>「常见证候」<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br>(1)肛门疾病<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br>(2)直肠疾病<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br>(3)结肠疾病<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br><br>便血<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一) 病因<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二) 救护措施<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加重。<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自治疗法<br><br>1.成药自疗法<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验方自疗法<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3.饮食自疗法。<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4.外治自疗法<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5.其他自疗法<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避免误诊<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状。<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1回答

为什么会偏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你想问的是“为什么会便血”吧!<br><br>便血<br><br>病因症状<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br><br>加重。<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自疗注意事项<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br><br>自治疗法<br><br>1.成药自疗法<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验方自疗法<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3.饮食自疗法。<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4.外治自疗法<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5.其他自疗法<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避免误诊<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br><br>状。<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br><br>便血<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br>(一) 病因<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br>(二) 救护措施<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如何挂号就诊<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br><br>1.便血。<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br><br>4.大便形状改变。<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r><br>癌前病变:<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br><br>其他:<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br><br>2.肛门损伤等。<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br><br>「常见证候」<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br>(1)肛门疾病<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br>(2)直肠疾病<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br>(3)结肠疾病<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br><br>便血<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一) 病因<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二) 救护措施<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你想问的是“为什么会便血”吧!<br><br>便血<br><br>病因症状<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br><br>加重。<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自疗注意事项<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br><br>自治疗法<br><br>1.成药自疗法<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验方自疗法<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3.饮食自疗法。<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4.外治自疗法<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5.其他自疗法<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避免误诊<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br><br>状。<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br><br>便血<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br>(一) 病因<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br>(二) 救护措施<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如何挂号就诊<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br><br>1.便血。<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br><br>4.大便形状改变。<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r><br>癌前病变:<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br><br>其他:<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br><br>2.肛门损伤等。<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br><br>「常见证候」<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br>(1)肛门疾病<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br>(2)直肠疾病<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br>(3)结肠疾病<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br><br>便血<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一) 病因<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二) 救护措施<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5回答

拉好大便肛门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得了痔疮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br><br>加重。<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自疗注意事项<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br><br>自治疗法<br><br>1.成药自疗法<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验方自疗法<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3.饮食自疗法。<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4.外治自疗法<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5.其他自疗法<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避免误诊<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br><br>状。<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br><br>便血<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br>(一) 病因<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br>(二) 救护措施<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如何挂号就诊<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br><br>1.便血。<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br><br>4.大便形状改变。<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r><br>癌前病变:<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br><br>其他:<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br><br>2.肛门损伤等。<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br><br>「常见证候」<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br>参考资料:<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5072.html</a>
5回答

43岁女士长期大便出血什么原因?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内痔引起的出血!别不管,长期这样很容易病变的。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3回答

大便后出血肛门疼痛怎么办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去看医生吧,我现在也是这毛病,我自己觉得是上火了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br>参考资料:<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5072.html</a>
3回答

如果一个人便血是怎么回事,可能是什么病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肠炎\大肠癌\肛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br><br>  病因症状<br><br>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br><br>  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br><br>  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br><br>  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br><br>  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br><br>  加重。<br><br>  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br><br>  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  自疗注意事项<br><br>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br><br>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br><br>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br><br>  (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br><br>  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br><br>  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br><br>  (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br><br>  (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br><br>  自治疗法<br><br>  1.成药自疗法<br><br>  (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  (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  (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  2.验方自疗法<br><br>  (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  (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  (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  (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br><br>  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br><br>  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  (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br><br>  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  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  3.饮食自疗法。<br><br>  (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  (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  (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  (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  (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br><br>  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  (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  4.外治自疗法<br><br>  (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  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  (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  (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  (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  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  5.其他自疗法<br><br>  (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  (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  避免误诊<br><br>  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br><br>  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  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br><br>  状。<br><br>  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br><br>  便血<br><br>  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br>  (一) 病因<br><br>  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br>  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br>  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br>  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br>  (二) 救护措施<br><br>  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  如何挂号就诊<br><br>  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br><br>  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br><br>  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br><br>  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br><br>  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br><br>  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br><br>  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br><br>  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br><br>  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br><br>  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br><br>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br><br>  1.便血。<br><br>  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br><br>  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br><br>  4.大便形状改变。<br><br>  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br><br>  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r><br>  癌前病变:<br><br>  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br><br>  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br><br>  其他:<br><br>  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br><br>  2.肛门损伤等。<br><br>  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br>  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br><br>  《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br><br>  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br><br>  「常见证候」<br><br>  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br><br>  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br><br>  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br><br>  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br><br>  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br>  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br>  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br>  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br>  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br>  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br>  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br>  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br>  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br>  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br>  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br>  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br>  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br>  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br><br>  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br>  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br>  (1)肛门疾病<br>  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br>  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br>  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br>  (2)直肠疾病<br>  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br>  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br>  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br>  (3)结肠疾病<br>  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br>  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br>  (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br>  (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br>  (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br>  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br><br>  便血<br>  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  (一) 病因<br>  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  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  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  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  (二) 救护措施<br>  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  便血就是内痔吗?<br>  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br>  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br>  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br>  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br>  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br>  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br>  参考资料:<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5072.html</a>
2回答

便血是什么情况引起的啊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肛裂都会引起的。<br>痔疮肛裂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br>改掉一些坏习惯,比如在马桶上一坐就是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br>每当有明显便意时,就应立即如厕,排便时要集中精力,不要一心二用。<br>用手在左下腹部按压,使粪便向下运行,或在尾骨前方,即肛门后方向上按压,以帮助粪便顺利排出。<br>痔疮肛裂可以使用紫川堂祛除的,每天俩次,一个月就会好的。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12回答

大便出血为什么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赶快去看医生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3回答

脓血便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能描述一下吗?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暗黑+淡黄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暗红<br><br>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倘笥??衬ぁ⑼ū阒寡?饔玫氖称罚?缟?嬷?⑴褐??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1回答

大便出血怎么办啊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7回答

便血~~~~!!急!!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直接去咨询医生啊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你好,根据你的问题,我的分析如下:<br>1 首先出现便血要分清是胃部的还是肠道的,假如血色鲜红,那么多是结肠内的,最好的检查诊断手段就是肠镜。这个对溃疡、肿瘤都有很直观的了解,并且可以夹取部分肠粘膜做病理,对一些大的疾患有提早预防的帮助。<br>2 如果老人的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心脏功能不错的话,这个检查是没有什么危险的,当然80多岁的老人做肠胃镜的确很少,可以选择好的大夫操作。<br>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些提示。最后也祝愿老人平安。
7回答

会是什么病?请专家告诉我下?我是女孩..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这跟女孩没关系...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2回答

便血~求助高人~~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有的人不以为然。殊不知,便血的最大隐患可能是大肠癌的一种信号。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千万不能对便血掉以轻心。但并不是大便带血就是患了大肠癌,因为便血可见于其他很多消化道疾病,如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等。在这些病因中,成人最常见的是痔出血或大肠癌;儿童最常见的则是息肉出血。<br><br>1、痔的便血常见是鲜红的,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粪块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是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br><br>2、肛裂的便血便血量较少,多数在便纸上发现;大便时可伴有肛门剧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br><br>3、息肉的便血大便时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于粪块表面。<br><br>4、大肠癌的便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粘液血便,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粘液而无粪便。如果癌肿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直肠癌约80%有便血。<br><br>大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有的病人只表现为大便习惯性改变和程度不同的便血,因而常常被误诊为痔疮等。所以,如果有持续的便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要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是否大肠癌引起。<br><br>肛门指检是最简单的检查方法,70%的直肠癌可通过这种检查而被发现。X光钡剂灌肠可以发现各个节段的结肠癌肿;按肿瘤所在部位的不同还可选用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作肿瘤组织的观察,可钳取少量肿瘤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可明确诊断病变性质,为治疗提供方案。<br><br>便血是痔疮最常见的症状。有约90%的痔疮患者有大便出血的表现。因此,只要一说起便血,人们总认为是痔疮发作,无关紧要,而忽视了便血也是大肠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包括部分基层医务人员也容易忽略这个问题。从误诊的情况来看,10个病人中,病人自己延误的有4人,医生引起的有4人,其余2人可能属条件所限。<br><br>大肠癌的发病率很高,是我国常见的十大癌症之一。如果能早期发现并进行手术切除,有70%~98%的病人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据有关部门统计表明,因直肠癌肛门出血,没有及时确认延误半年的达50%,延误3个月的达70%,延误1个月的达90%,只有不到10%的病人发现肛门出血被确诊为大肠癌。原因何在呢?就是许多人把大肠癌的出血当成了痔疮。<br><br>大肠癌除了有明显的肛门出血以外,还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粪便黏液增多、便不净或便后肛门坠胀等;2.腹痛也常见,但在患病早期不剧烈;3.腹部包块是早期信号,约占1/3,特别是右侧结肠癌;4.初诊会有20%的病人发生肠梗阻,病变越晚,梗阻机会越高;5.40岁以上的人,当有不明原因的贫血和体重减轻时,再结合以上几点情况的出现,则应考虑是否患了大肠癌。<br><br>所以对于肛门出血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尤其是人到中年,出现大便出血等异常情况,就必须到医院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无论如何都要记住,注意观察自己的粪便关系到早期发现疾病。
1回答

是不是上火了啊?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2回答

大便出血 大便不干燥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那是肛裂吧<br>你上火了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4回答

最近两天大便时出血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哥们儿是痔疮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5回答

关于便秘的问题~~~~~~~~~~~~~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决明子,蕃泻叶,柠檬,平时用来泡水喝,我姨以前和你情况相同,对她有效,你也可以试试,不过我觉得味道很怪。<br> <br>决明子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肝明目、利水通便的良药。现代药理认为,其含大黄酚、大黄素、决明素等成分,具有降压、抗菌、通便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决明子又具有缓泻的作用,极适于老年人的热结便秘、阴虚肠燥等症,有泻下而不伤正之誉。便秘的人不妨一试。一杯决明子茶,也许会给你带来健康和快乐。但因其性味微寒,脾胃虚弱者不可久服。 <br><br>主要含蕃泻叶甙,蕃泻叶甙有增加肠濡动加速排便而达到泻下的作用。如果经常服用会导至肠子本身濡动功能减弱,从而产生依赖性,所以中医服用潘泻叶一般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服用。所以,不要放太多啦。<br><br>在水中多加一些柠檬汁,还会起到清除体内垃圾的作用。<br><br>放心,这些不相克的,不过味道会比较涩。但愿可以对你有一点点帮助。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本人研究比较长时间,用很多方法,最后研究出一种饮料,可以天天拿到班上喝,基本可以在3个月治疗变秘……香蕉打碎,放上蜂蜜,然后加牛奶搅拌匀,我媳妇喝了比较管用!痔疮没的治,做了吧
2回答

隔三差五便血是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是鲜红的,还是黑色或咖啡色的血呢?颜色不一样,出现问题的部位也不一样,如果是鲜红色的,可能有痔疮.如果你的大便很硬的话,要多吃些粗纤维的食物.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怎么办?治疗方法 <br> <br>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4回答

我一个同学便血啊,是怎么一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绝大多数大便出血均来自肠道的良性疾病,大肠癌仅占其中很少一部分。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其中痔疮肛裂、幼年型直肠息肉、大肠腺瘤等较为常见。此外,大便出血还需与上消化道出血及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所致的肠道出血相鉴别。 <br>大肠癌极易与其他导致大便出血的疾病相混淆。其中应特别提及的是痔疮和痢疾,因为大肠癌病人常被误诊为这两种疾病而失去宝贵的治疗时机。痔疮是最常见的便血原因,其出血与排粪有关,多在排粪后或便后呈滴状或喷射状,色泽鲜红,有时伴有痔核脱出肛门及相关的不适、疼痛等症状。直肠镜检查可见痔核。痢疾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而引起起。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还可伴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治疗后症状讯速消失。少数病人治疗当当可迁延不愈,形成所谓"慢行痢疾",可有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便、脓血便、大便出血等与大肠癌相似的困难,误诊的原因多为未进行全面的检查。杜绝误诊的关键是未经系统的大肠检查,医生对大便出血的病人不要轻易作出痔疮或慢行痢疾的诊断。很多人认为:只要大便时出血就是患了痔疮。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概念。因为便血不仅仅是痔疮独有的症状。便血,意味着消化道出血,而消化道出血又分为高位出血和低位出血两种。 <br><br>消化道高位出血,例如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等,由于血液离开血管后存留在肠腔的时间较长,排出体外时粪便呈柏油状,色黑,或咖啡色,呈浆糊状,大便潜血阳性。 <br><br>消化道低位出血,尤其是结肠、直肠下端出血,血色鲜红且与排便关系密切。其中,痔疮出血的特点是用力排便时,血液从肛门内排出,量不等,或便后手纸带血,或滴血,或呈喷射状。肛裂引起的便血,一般量较少且伴有剧烈的疼痛。直肠息肉出血,多见于儿童排便时血液污染肛门周围。若为成年人,粪便中带血并混有粘液和脓性分泌物,气味奇臭,伴有便条变细症状,应高度注意直肠和下段结肠有无癌瘤存在。若粪便中带血并伴有粘液,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左下腹疼痛者,首先应考虑痢疾和慢性肠炎。 <br><br>以上论述了便血可由多种疾病所导致,并非痔疮所特有。另外,痔疮并非仅有便血这一症状。一般的讲,痔疮除便血外,还会出现便后有物脱出于肛门外、肛门周围瘙痒、流粘液、肛旁肿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对某个具体病人来讲,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几个症状并存。因此,不应该认为大便出血就是患了痔疮。应该全面考虑,尽早去专科医院诊治,以防误诊、误治。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1回答

慢性直肠炎伴糜烂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匦胩岢?绶⑾帧⒃缯锒稀⒃缰瘟啤?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匦胩岢?绶⑾帧⒃缯锒稀⒃缰瘟啤?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6回答

如果,肛门出血,如何是好?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先用卫生纸擦擦才重复以上步骤吧!<br>谢谢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2回答

便血,是呈鲜红色,就和排尿一样...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应该是内痔!建议楼主早去医院治疗!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br>参考资料:<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5072.html</a>
4回答

经常便血应该怎么办 ?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长期这样会有痔疮的。多吃蔬菜,和水果。贴一剂荣昌肛泰,就解决啦。<br>(若是脏内出血,尽早去医院。不过基本没这可能。)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1回答

腹胀 大遍带血 我是怎么了??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4回答

大便的时候拉出血来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很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他有溃疡病史吗?<br>拿大使去医院检查一下,早发现早治疗.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分为新鲜出血和陈旧出血两种:新鲜出血是由肛门及直肠病变引起的,如直肠息肉、内痔、肛裂等;陈旧性血包括柏油样大便,这大多是来自胃肠等消化道出血,经过消化液的作用而成为柏油样。 <br>这两种出血的另外一个鉴别点是,直肠肛门出血多不与大便混和,而胃肠出血则与大便混和。内痔出血多无痛性,而外痔、肛裂出血有明显疼痛。 <br>肛裂与痔疮出血多与大便干燥有关。 <br>治疗:建立定时大便的良好习惯;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能畅;临时可口服牛黄解毒片等。
7回答

大便出血要紧吗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去医院吧`!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估计是痔疮的。<br><br>不过根本不要怕,十男九痔!痔疮很常见的。<br><br>但如果严重了会很痛苦很麻烦的,最好到医院看看医生。<br><br>另外我刚感觉有点痔疮时,医生叫我用温水泡点高锰酸钾洗一洗,我试过几次,有效的。<br><br>医用高锰酸钾药房就有卖的,很便宜。<br><br>另外饮食,作息习惯很重要,你可以去查一查。
3回答

最近将近便血1星期了,而且很多,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吧,如果平时滴血的时候不疼的话 应该是内痔,如果疼 可能是外痔或者肛裂,应该去医院看病, 不会疼的,
5回答

这两天大便总是出血,怎么回事,我不得了直肠癌了吧?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也可能是肛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4回答

便血查什么啊,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一般是痔疮\肛裂.<br>不过最好去医院检查下.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时,血从肛门排出,色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色,或粪便带血,称为便血(hematochezia)。一般认为上消化道出血量在50ml以上即可出现黑便。 <br><br>[发病原因] <br><br>1.上消化道疾病 <br><br>(1)食管疾病 <br>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 <br>(2)胃十二指肠疾病 <br>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胃癌、胃粘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等。 <br>(3)肝胆道疾病 <br>如肝硬化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等。 <br>(4)胰腺疾病 <br>胰腺癌。 <br><br>2.下消化道疾病 <br><br>(1)小肠疾病 <br>肠结核、局限性肠炎、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瘤、Meckel憩室炎或溃疡、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 <br>(2)结肠疾病 <br>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血吸虫病等。 <br>(3)直肠疾病 <br>直肠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直肠癌等。 <br>(4)肛管疾病 <br>痔、肛裂、肛瘘等。 <br><br>3.其他疾病 <br><br>(1)急性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br>流行性出血热、重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钩虫病等。 <br>(2)血液病 <br>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br>(3)维生素缺乏症 <br>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 <br><br>[临床表现] <br><br>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与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的症状。 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部位的高低。上消化道出血时排出的多为暗红色血便,或呈柏油样黑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血便。然而二者均可有例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如伴有肠蠕动加速时,可排出较鲜红的血便而不呈黑便。小肠出血时,如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呈柏油样黑便;当小肠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便血呈暗红色甚至呈较鲜红色的稀便。结肠与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鲜红色或较鲜红的血便。 <br><br>便血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br><br>1.伴发热者须注意急性传染病、恶性肠肿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限性肠炎等。 <br>2.伴急性腹痛者可见于急性胆管炎、膈疝、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 <br>3.伴皮肤粘膜出血者多注意血液病、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 <br>4.伴慢性上腹痛,但出血后疼痛减轻者见于消化性溃疡,疼痛无减轻者常见于胃癌。 <br>5.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痢疾、直肠炎、直肠癌等。 <br>6.便血量少,血色鲜红,在便后滴下或射出,提示为直肠肛管疾病。 <br><br>[家庭应急处理] <br><br>1.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暂禁食。 <br>2.可口服维生素K3 12mg,安络血2.5~5mg或云南白药0.3~0.6g,每日3次。 <br>3.若为药物或酒精引起,应立即停用。 <br>4.经上述紧急处理无效或出血量大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急速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 <br><br>选自: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2回答

急救:偶尔便血 小腹涨疼是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有可能是内痔破裂~ <br>但是还有可能是直肠癌~<br>建议你去医院做个直肠镜检查~<br><br>还有 你是男生还是女生?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2回答

大便出血是怎么回事啊?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如伴有疼痛可能是痔疮,最好每天早晨空腹喝一点蜂蜜,吃药易产生依赖,少吃些辣椒,多吃一些粗纤维食品,如芹菜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3回答

我经常性地便血,并且屁多,怎么治 啊?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我觉得你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自卑,不要气馁、保持心情开朗,还有要想改变,从生活习惯做起,只要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各方面也会正常运转的,平时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吃太凉,太辣的有刺激性的食物,每天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循序渐进,相信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加油!!!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br>屁乃人生只气,放屁是气顺,中医有精气神之说. <br>吃了容易导致放屁的食物会一起放屁多:红薯,大豆,甘蓝菜、花菜、烤豆子〔谑称「响果」,吃越多,屁放越响〕、碗豆、芽甘蓝、桃子、苹果、瓜果类及洋葱等食物,被肠内的正常细菌处理后发了酵。此外,肠内气体过量也可能是因为饮食中突然增加了大量如麦麸的不溶性纤维。如果您不是以渐进的方式增加麦麸的吸收量,肠子会反应不良而形成大量气体. <br><br>多吃鸡蛋或韭菜,可以弥补,至少可以使得放屁不那么臭. <br><br>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引起的,那酒要考虑是不是肠胃出了问题:肠炎,寒胃(胃部血液循环部好,温度低),消化不良等 <br><br>也有可能是进食习惯不好导致,如果进食时让空气随进食动作进入胃部,胃部气体积聚,也可导致放屁
4回答

什么疾病导致血便啊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检查一下胃,是否胃出血。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2回答

最近大便出血,如何治疗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看看是痔疮吗?不要大意,最好去医院看看!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br><br>病因症状<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br><br>加重。<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自疗注意事项<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br><br>自治疗法<br><br>1.成药自疗法<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验方自疗法<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3.饮食自疗法。<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4.外治自疗法<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5.其他自疗法<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避免误诊<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br><br>状。<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br><br>便血<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br>(一) 病因<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br>(二) 救护措施<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如何挂号就诊<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br><br>1.便血。<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br><br>4.大便形状改变。<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r><br>癌前病变:<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br><br>其他:<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br><br>2.肛门损伤等。<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br><br>「常见证候」<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br>参考资料:<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5072.html</a>
2回答

打嗝导致食道破裂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打嗝常常是由於饮食过饱后引起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也有外界物质生化、物理刺激引起。比如:进入胃内的空气过多而自口腔溢出,精神神经因素(如迷走神经兴奋、幽门痉挛)、饮食习惯不良(如进食、饮水过急)、吞咽动作过多(如口涎过多或过少时)等,而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慢性疾病引起胃蠕动减弱所致时则发病率频繁且治疗时不易改善。 <br><br>发生打嗝时不要心焦气燥,若因过饱过急饮食造成者,数分钟内可自动缓解,因慢性病导致者在解痉、加强胃动力治疗后也无大碍。不过不要在打嗝时服冷饮,也不要做剧烈运动。 <br>打嗝家庭紧急处理: <br>(1)尽量屏气,有时可止住打嗝。 <br>(2)让打嗝者饮少量水,尤其要在打嗝的同时咽下。 <br>(3)婴儿打嗝时,可将婴儿抱起,用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搔痒,一般至婴儿发出笑声,打嗝即可停止。 <br>(4)如打嗝难以止往,倘无特殊不适,也可听其自然,一般过会儿就会停止。如果长时间连续打嗝,要请医生诊治。中老年人或生病者突然打嗝连续不断,可能提示有疾患或病情恶化,需引起注意。 <br><br>【自我治疗小妙方】 <br><br>【打嗝】 <br><br>1.乾吃一匙糖 <br>2.弯身喝水 <br>3.憋气或吐气 <br>4.吃饭时不说话可避免打嗝 <br>5.憋气喝水 <br>6.用力拉舌头 <br>7.以棉花棒刺激上颚硬部和软部的交接处 <br>8.咀嚼并吞咽乾面包 <br>9.双手抱膝压胸 <br>10.憋气 <br>11.用水嗽喉咙 <br>12.吸吮碎冰块 <br>13.冰敷横隔膜处<br><br>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还等什么,快点去医院!!
3回答

上火了,便血,吃啥药?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黄连上清丸比较好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3回答

请问内科肠道科的大夫一个问题。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不要自己乱用药,到肛肠科看一下吧.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6回答

便秘后会少量出血后该怎么办??急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可能是长了痔疮了吧。<br>痔疮一般都在高温的天气犯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降温。<br>每次洗澡时可以把水温调到自己可以承受的温度,然后对着肛门喷射。<br>洗干净之后,把紫川堂抹在肛门的里外,这是去痔疮的,一般25天左右痔疮就会好的<br>改掉一些坏习惯,比如在马桶上一坐就是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br>每当有便意时,应立即如厕,排便时要集中精力。<br>用手在左下腹部按压,使粪便向下运行,或在尾骨前方,即肛门后方向上按压,以帮助粪便排出。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秘后硬撑把大便拉出来,直肠就会受伤,所以引起少量出血。怎么办呢?主要是保持大便的创通,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严重的话就要吃些通便的药啦,如三黄片等。
4回答

今天大号 拉出血了 !怎么回事啊 9命啊`!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大便出血.肠胃问题.建议去看医生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6回答

便血是不是什么病哇?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很可能有消化道出血合并痔疮,不妨按我说的到医院检查一下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5回答

拉屎带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3回答

怎么会大便肛门出血但不疼???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你那是痔疮,我也有。多吃菜,少吃肉
1回答

便血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1回答

便血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1回答

男人在小便后要滴几滴血是什么病,该用什么药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4回答

便中带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你好:<br><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痔疮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溃疡性结肠炎 <br><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br>(1)肛门疾病 <br><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br>(2)直肠疾病 <br><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br>(3)结肠疾病 <br><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
3回答

便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大便出血因素有很多,痔疮是主要引起便血的原因.另外大肠癌,胃出血也会导致便血.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病因症状 <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3回答

什么疾病会导致便时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直肠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时,血从肛门排出,色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色,或粪便带血,称为便血(hematochezia)。一般认为上消化道出血量在50ml以上即可出现黑便。 <br><br>[发病原因] <br><br>1.上消化道疾病 <br><br>(1)食管疾病 <br>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 <br>(2)胃十二指肠疾病 <br>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胃癌、胃粘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等。 <br>(3)肝胆道疾病 <br>如肝硬化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等。 <br>(4)胰腺疾病 <br>胰腺癌。 <br><br>2.下消化道疾病 <br><br>(1)小肠疾病 <br>肠结核、局限性肠炎、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瘤、Meckel憩室炎或溃疡、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 <br>(2)结肠疾病 <br>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血吸虫病等。 <br>(3)直肠疾病 <br>直肠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直肠癌等。 <br>(4)肛管疾病 <br>痔、肛裂、肛瘘等。 <br><br>3.其他疾病 <br><br>(1)急性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br>流行性出血热、重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钩虫病等。 <br>(2)血液病 <br>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br>(3)维生素缺乏症 <br>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 <br><br>[临床表现] <br><br>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与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的症状。 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部位的高低。上消化道出血时排出的多为暗红色血便,或呈柏油样黑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血便。然而二者均可有例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如伴有肠蠕动加速时,可排出较鲜红的血便而不呈黑便。小肠出血时,如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呈柏油样黑便;当小肠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便血呈暗红色甚至呈较鲜红色的稀便。结肠与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鲜红色或较鲜红的血便。 <br><br>便血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br><br>1.伴发热者须注意急性传染病、恶性肠肿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限性肠炎等。 <br>2.伴急性腹痛者可见于急性胆管炎、膈疝、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 <br>3.伴皮肤粘膜出血者多注意血液病、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 <br>4.伴慢性上腹痛,但出血后疼痛减轻者见于消化性溃疡,疼痛无减轻者常见于胃癌。 <br>5.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痢疾、直肠炎、直肠癌等。 <br>6.便血量少,血色鲜红,在便后滴下或射出,提示为直肠肛管疾病。 <br><br>[家庭应急处理] <br><br>1.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暂禁食。 <br>2.可口服维生素K3 12mg,安络血2.5~5mg或云南白药0.3~0.6g,每日3次。 <br>3.若为药物或酒精引起,应立即停用。 <br>4.经上述紧急处理无效或出血量大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急速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 <br><br>选自: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5回答

关于大便出血,首先声明不是痔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具体情况如下: 1:大便大量出血,并且不是夹在大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可能是大肠出血。小肠出血是黑色的。大肠是红色的。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时,则便血呈暗现大便带血。但是,每种肛肠疾病引发的大便带血在血的颜色或其它症状上又都有所不同。 一、痔疮:大便带血一般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 二、肛裂:肛裂导致的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且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三、直肠、结肠息肉: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 四、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等。 五、直肠癌: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br>  编辑本段常见病因<br>  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 1.肠道溃疡和炎症,如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痰、伤寒、溃疡性结肠炎等; 2.寄生虫感染,如钩虫病、血吸虫病等; 3.肿瘤,如直肠癌、结肠癌、肠息肉等; 4.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如痔、肠套叠、肠绞窄等; 5.损伤,如肛裂、器械检查或大便干燥擦伤等。 第二类是肠道以外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又可分为: 1.血液病,如各类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 2.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3 .维生素缺乏症,如缺乏维生素C或K等; 4.中毒或药物毒性作用,如细菌性食物中毒、汞中毒等。通常,小儿便血的主要原因是直肠息肉或肠套叠,青年人便血以痔、肛裂和结肠炎为多见,中老年人便血同时伴有大便习惯改变者,要考虑到肠道肿瘤的可能性。 中医分析便血原因: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加重。<br>  大便出血的原因<br>  1、痔疮引起的大便出血[1]、患有痔疮解大便时鲜血常与粪便相混,有时伴有痔核脱出,形成水肿,嵌顿时可发生疼痛,严重的痔疮患者可导致贫血。 2、直肠息肉、乙状结肠息肉引起的大便出血。便后有鲜血或暗红色血液染于大便之外,直肠息肉偶伴有息肉脱出。 3、大肠恶变、直肠恶变引发的大便出血。表现为解黏液脓血便或暗红色血便,晚期恶变肿的大便有恶臭。<br>  小儿大便出血的原因<br>  1、血液系病出血后引起的便血,新生儿自然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鼻衄(吞咽后)。 2、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便血,如有食管静脉曲张、消化道溃疡、出血性肠炎、肠套叠、钩虫病、菌痢、原虫性痢疾、肠结核、直肠息肉、憩室、痔疮、肛裂等。 3、尿毒症、肝昏迷、酸中毒。<br>  大便带血是怎么回事<br>  肛裂是导致小儿便血的最常见原因。患儿在便血的同时,还有排便后疼痛的症状。成人的肛裂则大多是由于长期便秘引起的。患者大多是在排便时出血,多为鲜血,出血量不多,有时会发现手纸染血,或有血附着于粪便表面。这主要是因为粪便擦破溃疡面的小血管引起的。 大肠癌也是引起大便出血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大肠癌初期发生的便血会表现为少量的鲜血覆盖在粪便表面。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粪便中往往混有脓血、黏液或腐臭的分泌物。 痔疮引起的便血大多无痛,往往是间歇性便后出鲜血。<br>  酒后大便出血的几个原因<br>  1.痔疮发作:多发生在排便后,有时滴血、射血或仅在手纸上带血,血与粪便不混,色鲜红,一般无里急后重和疼痛,大便干结时,出血量可增多。 2.阿米巴性结肠炎:以大便出血为主要症状,大便为粘液脓血便,呈果酱样,有腐败腥臭味,伴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较轻,双下腹常有压痛。 3.慢性结肠炎:常有粘液血便,伴下腹部或左下腹部疼痛及腹泻史,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出血量不多,累及直肠者有里急后重症状,肠镜可见粘膜水肿、充血、粗糙的颗粒状质脆而易出血,附有脓性分泌物,有的可显示有大小不等的圆形多发性浅溃疡。<br>  夏季大便出血的原因<br>  [2]夏季,便血多发,很多患者常认为这是痔疮引起的,的确,夏季正是痔疮、肛裂、肠炎等疾病的高发期,特别是痔疮,因痔疮常见,其痔疮中的内痔。<br>  编辑本段大便出血的分类<br>  1.按病变的部位分类 (1)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变、食管及胃肿瘤等。 (2)下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肛裂、痔疮、肛瘘、慢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结肠或直肠息肉、肿瘤等。 (3)全身性疾病:常见于血液病、尿毒症、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2.按便血的特征分类 (1)鲜红色,与粪便不相混合:常见于肛门及直肠出血。 (2)鲜红色,与粪便相混合:提示下消化道出血,包括各种炎症及肿瘤。 (3)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包括消化性溃疡、肝硬变、炎症及肿瘤等。<br>  编辑本段诊断<br>  大便出血,原因比较多,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做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潜血试验、肿瘤标志物、钡餐透视、胃镜、肠镜等。 便血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1、伴发热者须注意急性传染病、恶性肠恶变、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限性肠炎等。 2、伴急性腹痛者可见于急性胆管炎、膈疝、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 3、伴皮肤粘膜出血者多注意血液病、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 4、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痢疾、直肠炎、直肠恶变等。 5、伴慢性上腹痛,但出血后疼痛减轻者见于消化性溃疡,疼痛无减轻者常见于胃恶变。 6、便血量少,血色鲜红,在便后滴下或射出,提示为直肠肛管疾病。<br>  便血的自我检测<br>  1、一般来说如果大便呈柏油状或呈黑红色,出血部位多在于上<br>  消化道。如果血色红,则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2、痔疮--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和,出血量可大可小。 3、肛裂--引起的便血在临床也是较常见的,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血,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4、直肠癌--引起的便血与痔疮出血最为相似。便血呈鲜红色,成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5、直肠、结肠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一些患者在大便的表面带沟槽。 6、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引起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下腹痛、发热、便频及里急后重等症。<br>  鉴别诊断<br>  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常见的有三种:痔疮、肛裂、直肠癌。其各自的便血的特点: 痔疮引起的便血大多无痛,往往是间隙性便后出血。常在便池中滴入鲜血,不与粪便相混,严重的患者会喷射状出血,这可能是排便时用力过猛擦破粘膜引起的。一般来说,便后出血会自行停止。 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吃刺激性食物,是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 肛裂便血: 在便血的同时,还有便后疼痛的症状。成人的肛裂则大多是由于长期便秘引起的。患者大多是在排便时出血,多为鲜血,出血量不多,有时会发现手纸染血,后由血附着粪便表面。这主要是因为粪便擦破溃疡面的小血管引起的。除了便血之外,患者还伴有肛门剧烈疼痛,一般持续数分钟后疼痛就会减轻或短暂消失,这被称作疼痛间歇期,此后患者有会以肌肉持续性痉挛而出现剧烈疼痛,疼痛时间甚至会持续数小时至十余小时,这种疼痛的特殊过程称作“肛裂疼痛周期”。 直肠癌:直肠癌引起的便血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中间,它的症状主要是粪便中混有脓血、粘膜或腐臭的分泌物。发现了便血症状要警惕直肠癌,查明病因及时的采取治疗,避免疾病更加严重。 便血仅仅是痔疮的原因吗? 据医学调查提示,大部分患者认为便血就是得了痔疮,在初期都不太重视,往往简单吃些药或根本不去理会它,任其发展,直至引起出血量增大、疼痛难忍、影响生活质量等情况才重视病情到医院就医。 不可轻易忽视“便血” 肛肠科专家提示:“便血是许多肛肠疾病的共有症状,便血也是人体消化道疾病的表现之一,尤其下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例,90%都是以便血为前期症状。如果人们健康意识淡薄忽视便血,会使许多疾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而造成终身遗憾……”<br>  痔疮出血与直肠息肉出血<br>  出血共同特点一般都无疼痛感觉,所不同的是,直肠息肉出血多见于儿童,而痔疮出血则儿童少见。 最终鉴别需要通过临床直肠指诊及直肠镜检查。如为直肠息肉,直肠指诊时,可在直肠内摸到带蒂肿物,或通过直肠镜见到息肉肿块。而痔疮出血为齿线上下之静脉曲张痔疮块,质柔软,与直肠息肉完全不同<br>  中医辩证的常见证候<br>  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br>  诊断大便出血的五项注意<br>  1、必须问年龄与性别。 2、必须分便血性状、出血方式、颜色和出血量。 3、必须问便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4、必须考虑伴发症状。 5、必须辨证候。<br>  大便出血的常规检查<br>  大便出血发生时,不应再用力排便,那么就可以暂时止血,然后应立即到医生处检查是因那种情况出血,方法有几种: 如是肛裂,因在肛门外围,所以医生会直接观察。 用窥肛器放入肛门检查,看有否内/外痔组织外露。 用内窥镜检查整条肠道,可看到会否有结肠恶变或息肉的存在。<br>  女性大便出血的诊断误区<br>  (1)子宫发育不良、位置不正或畸形等病变,就可能造成错经。 (2)祖国医学有出走于大肠,经血错行或"经前便血"、"瞎经"之说。 (3)脾虚不能统血,肝虚不能藏血,肾虚摄纳无权,胞宫之血错长。<br>  编辑本段大便出血是否疼痛可能预示不同疾病<br>  便血是否疼痛可能预示不同疾病,造成便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希望便血患者们不要轻易认为便血就是得了痔疮;发现便血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及时治疗才能将病患消失于无形。 一、无疼性大便出血常见于: 1、内痔。特点是便血时,血色鲜红呈滴沥状或喷射状。排便中或便后出血,由于质硬粪便擦破黏膜,或因排便时过于用力,血管内压力增高,以致曲张静脉血管破裂引起出血破裂引起出血。 2、直肠癌。便血特点是血色暗红,常混有黏液附在大便表面,常伴有大便次数增多、肛门下坠感等症状。因此,便血的患者首先应排除直肠癌。 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便血常见于未成年人,为鲜血、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当息肉合并溃疡感染时,可有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感。 二、疼痛性大便出血常见于: 1、肛裂。肛裂便血特点是排便时有撕裂或刀割样疼痛,排便后疼痛常持续几十分钟或几小时不等。可以是滴血也可以是擦手纸时带血,此病以女同志多见。肛裂便血可以通过热水坐浴来进行缓解。另外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以保持排便通畅。 2、外痔发炎。外痔发炎便血,自觉肛门处有肿物,疼痛、肛门坠胀,排便后擦手纸时有少量鲜血。保守治疗同肛裂坐浴方法相同,但最好还是手术治疗。 3、肛管癌。患者得了肛管癌,自己可以发现肛门有较硬的肿块,早期可能无痛,晚期可有疼痛和便血。肛管癌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4、肛门脓肿或肛门异物。当肛门周围起脓包破溃或有鱼刺等异物卡在肛门口时,可引起感染,并伴有疼痛、便血。此时,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缓解症状。<br>  编辑本段治疗<br>  一旦出现便血,不要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免得贻误病情,造成便血的原因很多,不同的病情,治疗方法不一样,应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治疗。<br>  便血的危害<br>  痔疮最主要的症状是便血、疼痛和异物脱垂。其中痔出血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呢? 1.大便时反复多次的出血,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因痔疮失血而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早期一般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表现,贫血较重或进展较快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 2.但不论是哪种痔,质地都柔软。在炎症感染时,肿胀疼痛,发病快。 便血就是内痔吗? 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br>  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血为特征。多见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加重。<br>  疾病的表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便血的症状也有不同的病因,治疗便血,对症下药才能彻底治疗。“痔”应与肛管(直肠下端与肛门之间的部分)癌、直肠癌相鉴别,便血也是肛管癌、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易被人们误认作痔而延误诊治。肛管癌、直肠癌的便血多为暗红色或果酱色,且往往有脓血便或粘液血便,可由此鉴别。 便血容易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一般发展缓慢,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贫血较重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一些患者甚至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动、兴奋、烦躁等。同时便血也是肠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由于便中带血的情况与痔疮出血类似,一般人很难区分,加上一些人不够重视,使早期恶性肿瘤被轻易地忽视而酿成悲剧。<br>  大便出血的急救措施<br>  首先,大便后,立即洗澡或者坐浴把臀部处置干净。 其次,找一块干净的纱布垫在臀下横卧躺一会。 第三,出血多时把臀部始到比心脏高的位置,这样容易止血,即俯卧用枕头垫高腰部休息。 第四,内痔易出血,但止血也容易,横卧休息一会,血就止住了。 最后,出血止住后应尽早去医院就诊,因为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出血。<br>  编辑本段预防保健<br>  多吃纤维帮助改善 很多时候,大便出血是由于长期便秘及长期用力排便而成,这通常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例如缺乏生果和蔬菜的食物纤维所引致。黄医生提议应改善生活习惯,多吃高纤食物,吸引纤维有增加肠胃蠕动,帮助排便的效果。另外多饮水也能令排便更畅顺,加上多运动和有良好的排便习惯,那就不会大便时会用力过度了。<br>  但生息肉则有遗传因素影响,如直系亲属有曾患息肉,其他人应去做肠镜检查,看清楚肠道有没有息肉或其他病。如果大便出血的情况有持续,就应该立即到医生处检查及接受治疗,因为愈早治疗效果会更好。 检查方法: 大便出血发生时,不应再用力排便,那么就可以暂时止血,然后应立即到医生处检查是因那种情况出血,方法有几种: 如是肛裂,因在肛门外围,所以医生会直接观察。 用窥肛器放入肛门检查,看有否内/外痔组织外露。 用内窥镜检查整条肠道,可看到会否有结肠癌或息肉的存在。<br>  食疗方法<br>  便血一件非常烦恼的事情,许多人认为便血只是一种小毛病,无所大碍,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不治的话造成的后果却是不堪设想的,便血是内痔的主要症状,早期内痔常以便血为主便血是内痔的症状,但便血不一定就是痔。内痔出血的特征是发生在排便时,排便后即不再出血.常常为间断性便血。血量不多,但血色鲜红,而有的只是染在便纸上,大多数内痔患者在排便时,鲜血点滴而出,极少数可有喷射状出血,大出血偶
9回答

我长期便血,会死不求助啊!!!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不会,有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4回答

我上大厕怎么会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检查一下是不是痔疮,痔疮也会出血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检查直肠,肛门,有痔疮的可能,也可能是直肠病变。<br>要到医院确诊。<br>要注意生活规律,多吃维生素多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熬夜。
2回答

大便出了好多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你有痔疮了好像...吃点顺便的东西...少吃辛辣的东西 <br>我总是吃点木耳之类的东西 可以帮助你排便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4回答

拉大便的时候会大量的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可能胃出血或热气,最好去看医生做个检查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加重。<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自治疗法<br><br>1.成药自疗法<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验方自疗法<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3.饮食自疗法。<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4.外治自疗法<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5.其他自疗法<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避免误诊<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状。<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3回答

大家都帮帮我...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肛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5回答

为什么会拉血?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2回答

如果上厕所便便总是在很红很红的血,而且很痛,是不是痔疮?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时,血从肛门排出,色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色,或粪便带血,称为便血(hematochezia)。一般认为上消化道出血量在50ml以上即可出现黑便。 <br><br>[发病原因] <br><br>1.上消化道疾病 <br><br>(1)食管疾病 <br>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 <br>(2)胃十二指肠疾病 <br>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胃癌、胃粘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等。 <br>(3)肝胆道疾病 <br>如肝硬化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等。 <br>(4)胰腺疾病 <br>胰腺癌。 <br><br>2.下消化道疾病 <br><br>(1)小肠疾病 <br>肠结核、局限性肠炎、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瘤、Meckel憩室炎或溃疡、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 <br>(2)结肠疾病 <br>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血吸虫病等。 <br>(3)直肠疾病 <br>直肠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直肠癌等。 <br>(4)肛管疾病 <br>痔、肛裂、肛瘘等。 <br><br>3.其他疾病 <br><br>(1)急性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br>流行性出血热、重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钩虫病等。 <br>(2)血液病 <br>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br>(3)维生素缺乏症 <br>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 <br><br>[临床表现] <br><br>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与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的症状。 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部位的高低。上消化道出血时排出的多为暗红色血便,或呈柏油样黑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血便。然而二者均可有例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如伴有肠蠕动加速时,可排出较鲜红的血便而不呈黑便。小肠出血时,如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呈柏油样黑便;当小肠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便血呈暗红色甚至呈较鲜红色的稀便。结肠与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鲜红色或较鲜红的血便。 <br><br>便血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br><br>1.伴发热者须注意急性传染病、恶性肠肿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限性肠炎等。 <br>2.伴急性腹痛者可见于急性胆管炎、膈疝、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 <br>3.伴皮肤粘膜出血者多注意血液病、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 <br>4.伴慢性上腹痛,但出血后疼痛减轻者见于消化性溃疡,疼痛无减轻者常见于胃癌。 <br>5.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痢疾、直肠炎、直肠癌等。 <br>6.便血量少,血色鲜红,在便后滴下或射出,提示为直肠肛管疾病。 <br><br>[家庭应急处理] <br><br>1.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暂禁食。 <br>2.可口服维生素K3 12mg,安络血2.5~5mg或云南白药0.3~0.6g,每日3次。 <br>3.若为药物或酒精引起,应立即停用。 <br>4.经上述紧急处理无效或出血量大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急速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 <br><br>选自: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1回答

大便带鲜血无饥饿感小腹痛是不是肠癌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2回答

突然大便便血是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如果是发黑的稀便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br>痔疮是便后滴血,一般不影响大便颜色。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br>参考资料:<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5072.html</a>
3回答

排便大量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br>具体情况,你最好抓紧时间去医院检查,不要大意
3回答

我老婆大便经常带血,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痔疮?应该怎么治疗?谢谢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是滴血还是只是纸上的一点,要是滴血就多半是痔疮,要是只是纸上的一点的话,多半是肛裂。<br>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多运动。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大便带血,要仔细观察一下,血是在粪便表面还是跟粪便混在一起,是鲜血还是暗黑色的血块,如果是鲜血且在粪便表面或往下滴的话,一般痔疮比较多见,痔疮分内痔或外痔,你可以先帮她看下肛周有没有突起物,以排除外痔。或因为粪便太硬划伤肛管壁组织,根据你说三四天才解一次,估计有点便秘,所以划伤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如果是暗黑色血块的话一般见于肠道靠上一点的位置,也就是在结肠以上,结肠炎比较多见,一般并发有下腹部疼痛及大便的不成形或与便秘交替出现。其他比较少见的就是恶性病变了,一般老年人比较多见。所以建议你先问清楚你老婆的具体症状,排除一些常见的病,也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就更加放心。愿她早日恢复健康!!
3回答

今天早上我大便出血挺多的,大鲜红色,粪便呈黑色,很硬,比较大,是什么病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快点求E好了,这些问题不能够疏忽。尽快。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4回答

最近上大号总是带血,,从一点点到一滩血,,吓死人了,,怎么办呐!!谁来救救我!!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有可能是痔疮,去医院看看,把它开了就好了.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4回答

我老婆大便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4回答

关于肛门的疾病问题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不要使劲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3回答

如何治疗便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5回答

今天我发现我大便的时候肛门会出血,鲜血,怎么回事?我是男性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火气大!可能是长了痔疮了,结果不小心破了。。。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5回答

我现在上次所拉屎带血,请问怎么治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绝大多数大便出血均来自肠道的良性疾病,大肠癌仅占其中很少一部分。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其中痔疮肛裂、幼年型直肠息肉、大肠腺瘤等较为常见。此外,大便出血还需与上消化道出血及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所致的肠道出血相鉴别。 <br>大肠癌极易与其他导致大便出血的疾病相混淆。其中应特别提及的是痔疮和痢疾,因为大肠癌病人常被误诊为这两种疾病而失去宝贵的治疗时机。痔疮是最常见的便血原因,其出血与排粪有关,多在排粪后或便后呈滴状或喷射状,色泽鲜红,有时伴有痔核脱出肛门及相关的不适、疼痛等症状。直肠镜检查可见痔核。痢疾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而引起起。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还可伴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治疗后症状讯速消失。少数病人治疗当当可迁延不愈,形成所谓"慢行痢疾",可有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便、脓血便、大便出血等与大肠癌相似的困难,误诊的原因多为未进行全面的检查。杜绝误诊的关键是未经系统的大肠检查,医生对大便出血的病人不要轻易作出痔疮或慢行痢疾的诊断。很多人认为:只要大便时出血就是患了痔疮。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概念。因为便血不仅仅是痔疮独有的症状。便血,意味着消化道出血,而消化道出血又分为高位出血和低位出血两种。 <br><br>消化道高位出血,例如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等,由于血液离开血管后存留在肠腔的时间较长,排出体外时粪便呈柏油状,色黑,或咖啡色,呈浆糊状,大便潜血阳性。 <br><br>消化道低位出血,尤其是结肠、直肠下端出血,血色鲜红且与排便关系密切。其中,痔疮出血的特点是用力排便时,血液从肛门内排出,量不等,或便后手纸带血,或滴血,或呈喷射状。肛裂引起的便血,一般量较少且伴有剧烈的疼痛。直肠息肉出血,多见于儿童排便时血液污染肛门周围。若为成年人,粪便中带血并混有粘液和脓性分泌物,气味奇臭,伴有便条变细症状,应高度注意直肠和下段结肠有无癌瘤存在。若粪便中带血并伴有粘液,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左下腹疼痛者,首先应考虑痢疾和慢性肠炎。 <br><br>以上论述了便血可由多种疾病所导致,并非痔疮所特有。另外,痔疮并非仅有便血这一症状。一般的讲,痔疮除便血外,还会出现便后有物脱出于肛门外、肛门周围瘙痒、流粘液、肛旁肿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对某个具体病人来讲,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几个症状并存。因此,不应该认为大便出血就是患了痔疮。应该全面考虑,尽早去专科医院诊治,以防误诊、误治。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不一定是痔疮<br>也可能是肛门裂开<br>去医院看看<br>生活上多吃点清火的东西<br>多喝水<br>多吃蔬菜
7回答

便血,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屎太多了,振出来的!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一楼那人说得太罗嗦了吧,我今年年初也有这样的症状,没事的,过些天他自己会好的,不要太在意它,有时候大便的时候还会痛吧?我就是自己好的。真的。
7回答

一位男性同志,为什么总是便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用身体过度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您好: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c.Cronknite?C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建议即使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br>专家提供: 回答者: 陈瑞 - 医疗技术 3-25 14:46
5回答

大便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加重。<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自治疗法<br><br>1.成药自疗法<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验方自疗法<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3.饮食自疗法。<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4.外治自疗法<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5.其他自疗法<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避免误诊<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状。<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吧,我也是这样的。买马应龙来擦一下就好了
2回答

睡眠不足引起上火,现在又出现大便带血,是什么问题?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加服些槐角丸就可治愈!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1回答

早期内痔,肛乳头炎,直肠炎.如何治疗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5回答

不知道为什么拉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时,血从肛门排出,色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色,或粪便带血,称为便血(hematochezia)。一般认为上消化道出血量在50ml以上即可出现黑便。 <br><br>[发病原因] <br><br>1.上消化道疾病 <br><br>(1)食管疾病 <br>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 <br>(2)胃十二指肠疾病 <br>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胃癌、胃粘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等。 <br>(3)肝胆道疾病 <br>如肝硬化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等。 <br>(4)胰腺疾病 <br>胰腺癌。 <br><br>2.下消化道疾病 <br><br>(1)小肠疾病 <br>肠结核、局限性肠炎、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瘤、Meckel憩室炎或溃疡、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 <br>(2)结肠疾病 <br>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血吸虫病等。 <br>(3)直肠疾病 <br>直肠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直肠癌等。 <br>(4)肛管疾病 <br>痔、肛裂、肛瘘等。 <br><br>3.其他疾病 <br><br>(1)急性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br>流行性出血热、重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钩虫病等。 <br>(2)血液病 <br>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br>(3)维生素缺乏症 <br>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 <br><br>[临床表现] <br><br>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与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的症状。 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部位的高低。上消化道出血时排出的多为暗红色血便,或呈柏油样黑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血便。然而二者均可有例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如伴有肠蠕动加速时,可排出较鲜红的血便而不呈黑便。小肠出血时,如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呈柏油样黑便;当小肠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便血呈暗红色甚至呈较鲜红色的稀便。结肠与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鲜红色或较鲜红的血便。 <br><br>便血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br><br>1.伴发热者须注意急性传染病、恶性肠肿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限性肠炎等。 <br>2.伴急性腹痛者可见于急性胆管炎、膈疝、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 <br>3.伴皮肤粘膜出血者多注意血液病、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 <br>4.伴慢性上腹痛,但出血后疼痛减轻者见于消化性溃疡,疼痛无减轻者常见于胃癌。 <br>5.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痢疾、直肠炎、直肠癌等。 <br>6.便血量少,血色鲜红,在便后滴下或射出,提示为直肠肛管疾病。 <br><br>[家庭应急处理] <br><br>1.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暂禁食。 <br>2.可口服维生素K3 12mg,安络血2.5~5mg或云南白药0.3~0.6g,每日3次。 <br>3.若为药物或酒精引起,应立即停用。 <br>4.经上述紧急处理无效或出血量大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急速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 <br><br>选自: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两种可能,一种痔疮,还有就是肛裂.
5回答

我最近老拉血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猪。。你打这么多,你吓人噢。。<br>昏死,流血而已啊。只是痔疮<br>少吃点上火的,胖人一般都有。<br>所谓10人有9痔<br>保持清洁就行<br>用下 马应龙软膏。效果蛮好<br>6快8
4回答

便后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啊,,太恐怖了。。。。。我16岁的时候就有这种现象了,,,只是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的。。过了两年现在还是这样,,,不知道怎么回事,,好痛苦哦。。。。哎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您好: <br>您首先要明确是肛门的疾病,还是直肠的疾病。如果有近期消瘦,乏力,或着大便性质的改变(黏液脓血便)情况发生时,最好做直肠镜进行诊断以排除直肠及上端的疾病。您说的出血的情况比较像肛门处的痔疮、肛裂。痔疮和肛裂的出血颜色是鲜红的,常在大便时发生,可呈喷射状或便时便后滴出,如果是血栓性外痔、肛裂可伴疼痛。一般症状在便后缓解。外痔和肛裂、严重的内痔可在肛门口有肿块突出,一般病人手可以触及,只要通过肛肠医生的检查即可明确诊断。<br><br>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7回答

便血2,3天了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年纪轻轻,直肠癌可能性较小。可能是内痔。您是不是经常便秘,是的话就八九不离十了。如果不放心就去医院做个直肠指检排除直肠癌。如果不想去医院,可取蹲位,做用力排便动作,在肛门摸到长条状物可基本确诊。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发烧反复啊..有点麻烦AI怀疑他们有犬瘟热是不是吓唬你<br>你说谁小,可以喝你不能,如果医生说你可以叫他不看医生,回家!我估计小不觉得你已经打单抗一个<br>去到医院不工作,你想要一只狗的生活,你想要什么,如果你去医院<br>生活的一位朋友是不是孩子的玩
5回答

急...便秘的人能吃整肠生吗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呵呵,建议你用同仁堂的麻仁通便丸,口碑很好。不可以吃``建议吃排气通便的药物 <br>治腹泻的药怎么能用来治疗便秘呢``这很常识了`` <br>喝肠清茶可以考虑一下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整肠生是治拉肚子的.你便秘还吃?<br><br>【别名】 地衣芽孢杆菌 ,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无毒菌株 <br>【适应症】 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痢疾及各种因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腹泻等。对慢性溃疡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急性发作、伪膜性肠炎、肝硬变引起的腹泻、胀气有理想的治疗效果,起效快,疗效高。 <br>【用量用法】 口服:每次1~2粒,每日3次。 (成人 500 mg tid,首剂加倍,儿童 250 mg tid。 ) <br>【注意事项】 剂量加倍时可有便秘。 <br>【药物相互作用】 勿与环丙氟哌酸合用。 <br>【规格】 胶囊:每粒250mg(含活性地衣芽孢杆菌2.5亿个)。 <br><br>本人用过,在拉肚子的时候很管用!急性、慢性都可以用!<br><br>对治疗便秘很好的食物:奇异果,草莓,香蕉,苹果,土豆,海带,白萝卜,薏仁,绿豆,燕麦,牛奶,酸奶,南瓜,香菇,胡萝卜,黄瓜,豆腐,记得多吃。 还有不能挑食,肉,菜,米饭都得吃的
7回答

天啊!~~~~~我最近老便血(莫名其妙中).........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有痔疮了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原因有三<br>一、痔疮<br>二、肛裂<br>三、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出血<br>但你的情况是上面两种的可能性最大给你资料你自己对照:<br>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3回答

请问我可能得了什么肠胃病,急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因为我肠胃也不太好,也有痔疮,虽然已经通过手术解决了问题,但是一直很关心这方面的知识,你的问题可能有几个情况,第一个就是很严重的痔疮,便血就是症状<br>另一个是严重的直肠炎,还有个更严重的就是直肠癌,因为便血的血色和血状都可以分析出来,但是很遗憾我不是很专业,希望你能够抽时间去正规的医院检查一下。<br>愿你健康,我以前也有类似的担心,所以希望你有好结果,另外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哪些吃了老是出问题的就尽量避免不要吃了。
4回答

大便出血正常吗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大便带血是胃肠外科很常见的症状,便血的原因最常见的是痔疮,直肠癌,肛裂。其中,痔疮和直肠癌一般都是无痛的便血,症状是比较类似的,有时候很难鉴别。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三种疾病便血的特点;<br>1.痔疮<br>痔疮从本质上来讲是直肠下段的静脉曲张,多见于年轻人,喝酒或者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诱发便血,便血的表现为大便后滴血,或者用纸擦屁股的时候,纸上面有血,一般都是鲜血,大便与血液不混合。有时候可以看见内痔从肛门脱出,有的能够自己回去,有的需要患者自己用手辅助才能回去。<br>2.直肠癌<br>直肠癌是直肠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人患者,50岁以上多见,由于直肠肿瘤距离肛门有一定的距离,便血的颜色常为暗红色,可与大便相混合,肿瘤脱落坏死,可出现脓血便。直肠癌患者还可以出现大便变细,排便困难,腹泻或者便秘,腹痛等其他的消化道症状,以及体重下降,消瘦等全身症状。<br>3.肛裂<br>肛裂是一种良性病,多见于年轻女性,直肠粘膜出现了破损,产生小的溃疡,溃疡常见于直肠的后壁,因为大便的时候,直肠后壁的压力最大,容易引起直肠粘膜撕裂。<br>肛裂有非常典型的临床三联征,分别是疼痛,便血和便秘。开始排便的时候,大便经过肛裂的溃疡面引起疼痛,排出大便后缓解,随后肛门括约肌痉挛,可产生持续的疼痛感。<br>便血的症状与痔疮类似,一般是便后滴血,或者擦屁股的时候,纸上面有血。<br>最后的症状就是便秘,肛裂患者一般都合并有便秘,因为排便的时候有非常剧烈的疼痛感,而恐惧排便,久而久之引起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br>要注意肛部的护理,具体就是坐姿时肛部悬空透气,便后肛部要用水清洗干净,熏蒸坐浴要保证足够时间。<br>可以准备一套电动肛部促愈包,里面有肛部促愈支撑垫在坐姿时候架空肛部,肛部促愈药浴盆直接放在马桶上用坐姿坐浴,肛部促愈清洁器便后装清水冲洗肛部。<br>便血的患者,每次大便后不但要用肛部促愈清洁器冲洗,还需要用肛部促愈消毒巾来进行消毒,因为便血的伤口会受到大便中细菌的污染,不及时消毒细菌滋生会造成病情恶化。肛部促愈包医院和网上都有,网上买时,要买医用的,不然对伤口不好。<br>医用的肛部促愈支撑垫是白色内芯的,有支撑力,打开有4通气道的,电动药浴盆每分钟自动鼓气量是手动鼓气的4倍,可以产生更多的水浪,按摩下体患处,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强坐浴效果。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当然不正常,首先要检查是否有痔疮,或者裂肛等等,最怕就是内出血。
10回答

肛门经常在大便的时候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br>应该有病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许多人在排便后,如果发生出血现象,通常会本能地认为自己患了痔疮,于是随机在药铺买个膏药对会一下,或自行使用偏方作治疗;“没啥了不起”的思想大有人在;的确,肛门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痔疮、肛裂、痔瘘等;但值得一提的是,肛门出血有的可能隐藏着重大疾病,千万不可不慎与轻视!下面简谈引起肛门出血的常见疾病: <br>1.肛门癌、下肠癌出血 <br>肛门癌、直肠癌的发生率近年来有迅猛增加的迹象,一旦患此病,便产生便秘、便血的症状。由于直肠表面癌化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肿瘤开始坏死,然后出血,通常在排便中,血液随粪便一起排出。 <br>2.痔疮出血 <br>由痔疮起因的肛门出血,多半在排便时发生。肛门用力紧束时有血液滴出,有的出血呈喷射状,出血轻微者,是排便后擦肛过程中卫生纸上见有血迹。 <br>从症状上来看,有时在沐浴时可扪及软软的肿物,向肛门方向推之消失,排便时复又出现,但在症状严重,肛门红肿,不能将凸出的痔核塞回。 <br>3.肛裂出血 <br>因肛裂而引起的出血其出血的程度,以便后卫生纸上肉眼可见血迹到滴血程度大小不一,尤其是大便干燥时,出血时常常会并肛门刺痛的表现,如此刺痛有时有人在排便后几分钟才出现症状。 <br>肛裂的患处在肛门后方边缘部分,感官可见到纵走的裂纹。 <br>4.痔瘘出血 <br>倘若排便时有少量出血,而在肛门周围出现硬块,同时出现排脓现象时,可能已形成痔瘘。一旦肛门瘘管形成,在慢性化之后,则可能诱发恶变,造成肛门癌,因此,建议患者痔瘘时,手术切除是预防肛门癌的有效措施。 <br>总而言之,引起肛门大出血的疾病,除肛门癌、直肠癌、痔疮、肛裂、痔瘘之外,直肠大肠息肉,大肠憩室,肛门周围皮肤炎等亦能引起出血,其中肛门癌、直肠癌是致命的疾病,只要奉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原则,存活率依然非常高,而直肠息肉则可能转变为癌症,一旦出现便血现象时,万万不可懈怠,迅速就医,以免误失治疗的良机。
1回答

肠道出血是怎样引起的?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意见建议: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一个诊治,肠道出血,分情况,常见有肠炎,溃疡,但这些同是会有粘液样便.你的情况考虑是痔疮与肛裂.痔疮跟肛裂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根治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手术采用无痛微创术,不用住院,不影响工作学习,术后恢复快,采用药物治疗只是一个急性期症状的缓解,也就是说,让痔疮肛裂的出血痛疼症状有所改善,但不是根除,当你吃点辛辣或是刺激性的食物,比如饮酒后,身体上火等情况又会引起痔疮的复发出血,肛裂用药物缓解后,只要大便稍有结燥就会出血,所以,见于你的情况,建议你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就治,以免反反复复的情况加重病情,平时应该注意局部的清洁,防感染化脓,加大以后的治疗难度.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意见建议: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一个诊治,肠道出血,分情况,常见有肠炎,溃疡,但这些同是会有粘液样便.你的情况考虑是痔疮与肛裂.痔疮跟肛裂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根治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手术采用无痛微创术,不用住院,不影响工作学习,术后恢复快,采用药物治疗只是一个急性期症状的缓解,也就是说,让痔疮肛裂的出血痛疼症状有所改善,但不是根除,当你吃点辛辣或是刺激性的食物,比如饮酒后,身体上火等情况又会引起痔疮的复发出血,肛裂用药物缓解后,只要大便稍有结燥就会出血,所以,见于你的情况,建议你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就治,以免反反复复的情况加重病情,平时应该注意局部的清洁,防感染化脓,加大以后的治疗难度.
7回答

一个不好开口的难题~!我最近大便的时候老是伴有好多血,是怎么回事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难道是痔疮?<br>少吃点辛辣<br>不久坐<br>看看能不能对你有些帮助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8回答

拉屎拉出血 暑假开始就会了,每次拉屎都会痛,到现在还是这样,之前拉屎肛门会痛,有撕裂感,拉完后还会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呃去医院看下。好像我也是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建议你去医院进一步查看,有可能是脱肛
2回答

合川肛肠中医院:哪些疾病会导致大便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血液从肛门排出即称便血,中医称“下血”,是肛肠部病变中最常见症状。肉眼能看到的流血,称显性出血,易引起重视,而肉眼看不见的,出现大便发黑或呈紫褐色,只有用化验方法才能发现的出血,称为隐性出血或匿血。中医将鲜红色血称为“近血”,多为肛门病。暗红或“柏油样”黑色者称为“远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可发生在便前或便后,分为单纯便血或与粪便相混而下。大便出血是怎么回事?许多消化道疾病和一些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大便出血。痔瘘病所致的便血其色多鲜红(即近血),且与排便关系密切,常见于内痔出血、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炎、痢疾、肛管直肠癌等。其中,痔疮出血的特点是用力排便时,血液从肛门内排出,量不等,可为便后手纸带血,或滴血,或呈喷射状;肛裂引起的便血,一般量较少,且伴有剧烈的疼痛,多伴有便秘;直肠息肉出血,多见于儿童,排便时血液污染肛门周围;若粪便中带血和黏液,并伴有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左下腹疼痛者,应首先考虑肠道炎症如痢疾、结肠炎等;直肠癌出血,见于成年人粪便中带血并混有黏液和脓性分泌物,气味奇臭,伴有便条变细等症状,应高度警惕直肠和下段结肠癌瘤的可能。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的原因有很多,便血颜色不同,疾病种类也不同,鲜红色便血:肛裂、内痔、直肠息肉、直肠癌等,暗红色便血:食管、胃、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出血;急性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等;建议你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然后对症治疗,早治早好,以免延误病情。
3回答

大便的时候有血,是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如果你的肠胃没有问题的话,大便带血很可能是痔疮。 <br>外痔比较明显,内痔看不到,但是会造成大便带血。 <br>如果不能确定肠胃道健康,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胃出血什么的也会造成便血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大便时流血并不一定是痔疮的表现: <br>1、痔的便血常见是鲜红的, 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粪块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是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 <br>2、肛裂的便血便血量较少,多数在便纸上发现;大便时可伴有肛门剧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 <br>3、息肉的便血大便时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于粪块表面。 <br>4、大肠癌的便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粘液血便,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粘液而无粪便。如果癌肿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直肠癌约80%有便血。
2回答

出现便血就需要去医院吗?前天开始便秘,昨天发现便后有血,这属于内痔吗?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有的人不以为然。殊不知,便血的最大隐患可能是大肠癌的一种信号。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千万不能对便血掉以轻心。但并不是大便带血就是患了大肠癌,因为便血可见于其他很多消化道疾病,如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等。在这些病因中,成人最常见的是痔出血或大肠癌;儿童最常见的则是息肉出血。 <br><br>1、痔的便血常见是鲜红的,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粪块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是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 <br><br>2、肛裂的便血便血量较少,多数在便纸上发现;大便时可伴有肛门剧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 <br><br>3、息肉的便血大便时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于粪块表面。 <br><br>4、大肠癌的便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粘液血便,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粘液而无粪便。如果癌肿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直肠癌约80%有便血。 <br><br>大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有的病人只表现为大便习惯性改变和程度不同的便血,因而常常被误诊为痔疮等。所以,如果有持续的便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要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是否大肠癌引起。 <br><br>肛门指检是最简单的检查方法,70%的直肠癌可通过这种检查而被发现。X光钡剂灌肠可以发现各个节段的结肠癌肿;按肿瘤所在部位的不同还可选用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作肿瘤组织的观察,可钳取少量肿瘤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可明确诊断病变性质,为治疗提供方案。 <br><br>============================== <br>便血是痔疮最常见的症状。有约90%的痔疮患者有大便出血的表现。因此,只要一说起便血,人们总认为是痔疮发作,无关紧要,而忽视了便血也是大肠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包括部分基层医务人员也容易忽略这个问题。从误诊的情况来看,10个病人中,病人自己延误的有4人,医生引起的有4人,其余2人可能属条件所限。 <br><br>大肠癌的发病率很高,是我国常见的十大癌症之一。如果能早期发现并进行手术切除,有70%~98%的病人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据有关部门统计表明,因直肠癌肛门出血,没有及时确认延误半年的达50%,延误3个月的达70%,延误1个月的达90%,只有不到10%的病人发现肛门出血被确诊为大肠癌。原因何在呢?就是许多人把大肠癌的出血当成了痔疮。 <br><br>大肠癌除了有明显的肛门出血以外,还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粪便黏液增多、便不净或便后肛门坠胀等;2.腹痛也常见,但在患病早期不剧烈;3.腹部包块是早期信号,约占1/3,特别是右侧结肠癌;4.初诊会有20%的病人发生肠梗阻,病变越晚,梗阻机会越高;5.40岁以上的人,当有不明原因的贫血和体重减轻时,再结合以上几点情况的出现,则应考虑是否患了大肠癌。 <br><br>所以对于肛门出血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尤其是人到中年,出现大便出血等异常情况,就必须到医院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无论如何都要记住,注意观察自己的粪便关系到早期发现疾病。 <br>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楼上讲的太悬了,如果是上了年纪的人,可以考虑。<br>如果是年轻人,就不一定了。偶尔一次因便秘而出血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后注意饮食调节,保持大便一天一次,就不会再出血了。<br>一般出血不疼,多为内痔;出血伴疼痛多为外痔。<br>祝你早日康复!养成每天解大手的好习惯.
3回答

最近大便有几次出血。还望高人指点。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没事的,十个人九个痔,这很正常,看看是外痔还是内痔,外痔挺难受的,内痔不是太要紧!多吃点清淡的就好了!
4回答

不知道为什么吃了辛辣食物后,有便血的情况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我也是这样啊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6回答

大便没有疼痛感,为何会出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痤疮或艾滋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加重。<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自治疗法<br><br>1.成药自疗法<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验方自疗法<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3.饮食自疗法。<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4.外治自疗法<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5.其他自疗法<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避免误诊<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状。
4回答

这几天饮食不规律。有轻微的小腹疼痛,之后大便非常稀释并且会出血,是暗红色的,量不多也不少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如果你敢肯定不是痔疮的话,那就有可能是上火了,建议多吃点去火药或就医吧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如果你确定不是痔疮,而且血是暗红色的,可能是慢性胃出血或慢性肠炎出血,最好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确诊病因。<br>如果是上火引起的出血,血色应该是鲜红色的。
2回答

大便出血量多鲜红,有好几个月了。稍微吃清淡食物时又没有了。是怎麽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是不是长痔疮了。 <br><br>痔疮是一种肛肠类常见疾病,发病跨度大,任何人群,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病。<br>而且痔疮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可谓是防不胜防。<br>一般情况下要注意:<br>首先: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br>其次: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睡前温热水坐浴等。<br>然后:体育锻炼,注意下身保暖。<br>最后:建议使用紫川膏改善痔疮,28天左右就有好转了。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2回答

尿血和便血是否有患尿毒症的可能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什么是尿毒症?<br>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晚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主要体现为有害物质积累引起的中毒和肾脏激素减少发生的贫血合骨病。早期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进入晚期尿毒症阶段后,全身系统都会受累,出现心力衰竭、精神异常、昏迷等严重情况,危及生命.<br><br>尿毒症患者尿量的改变<br><br>TOP<br><br>急性肾衰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1,尿中可能有少量蛋白质,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一般为280~300毫渗量/kg。尿钠含量常常大于40毫升当量/L,正常尿中尿素浓度约为血清尿素浓度的12~15倍,而 尿毒症 时只有2~3倍。急性肾衰多尿期,尿量可达35L/日。<br>慢性肾衰尿量可以很少,也可以正常,甚至增加。尿中有无蛋白质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可以很低,尿钠浓度可为40~90毫当量/L,尿中尿素浓度常常是血清尿素浓度的10倍以下。慢性肾衰进入终末期,尿中蛋白质含量可以很少,尿量很少,甚至无尿。<br>如何早期发现尿毒症?<br><br>TOP<br><br>肾研究证实,肾脏有强大的潜在代偿能力,因而肾功能在罹病受损而减低时,仍能承担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因此患者自感“一切正常”。当肾脏毁坏日渐增多,代偿能力随之衰减,最后不胜负荷而“全线崩溃时”,生命已处在危险之中。<br>尽管尿毒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较长的逐渐加重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有时十分隐秘,但也必然有不少“蛛丝马迹”可以寻找,只要善于发现这些不显眼的迹象,到医院去检查尿液和血液,便能详知病情了。<br><br>怎样能早知道患尿毒症呢?您可以根据下列临床特征,当您出现其中某个或某些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查。<br><br>一、困倦、乏力。这可能是很早的表现,但最容易被忽略,因为引起困倦、乏力的原因的确太多了。特别是那些在事业上“全力搏杀”的人,大多将之归咎于工作紧张和劳累。若稍加休息而症状好转,则更易被忽视。<br><br>二、面色泛黄。这是由于贫血所致,由于这种表现发生和发展十分缓慢,因而在一段不太短的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就像人们在早晚见面难以发现各种缓慢发展的变化一样。<br><br>三、浮肿。这是一个比较易觉察的现象。是因肾脏不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而导致液体滞留在体内组织间隙,早期仅在踝部及眼睑部浮肿,休息后消失,若发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性浮肿时,已病不轻矣。<br><br>四、尿量改变。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病人随病程进展尿量会逐渐减少。即便是尿量正常,由于尿液中所排除的毒素减少,质量下降,不能排出体内过多的废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尿量并不能完全说明您肾脏功能的好坏。<br><br>五、高血压。因为肾脏有排钠、排水的功能,肾功能受损时体内会发生钠和水的蓄留,另外,此时肾脏会分泌一些升高血压的物质。因此,尿毒症病人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若有高血压加之凝血机制差易致鼻或齿龈出血,要引起注意。<br><br>六、胃口不佳。这是由于尿毒素潴留,影响消化功能所致,多数人不以为然。待病情发展,将会出现腹部闷胀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大便次数增多或便质稀烂,此时,病已较重,这也往往是病人不得不就医的重要原因。<br><br>尿毒症患者的药物和饮食禁忌<br><br>TOP<br><br>尿毒症患者需要严格注意用药安全和饮食安全。下列药物和食物需要严格禁止。<br><br>一、 中药:朱砂、雷公藤、厚朴、汉防己、木防己、金线莲等。<br>二、 西药:类固醇、四环素、消炎止痛药〈无论口服、注射,并可能含于各种感冒药之中〉<br>三、 食物:<br>〈1〉以清淡为原则;<br>〈2〉低蛋白饮食,避免大鱼大肉;<br>〈3〉避免高钾食物:如低钠盐、无盐酱油、酱菜、加工罐头、人参精、鸡精、浓茶等;<br>〈4〉避免高尿酸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小鱼干、及豆类等;<br>〈5〉水果:杨桃〈绝不可食用〉、芭乐、香瓜、哈密瓜、柳橙、香蕉、葡萄柚等。<br>四、 良好的血压、血糖控制,避免肾功能急速恶化。<br>五、若有呼吸困难、全身倦怠、胸闷、抽筋、昏睡、持续恶心、呕吐、打嗝等状况,请速回门诊或急诊处理。<br><br>尿毒症有什么主要特征?<br><br>TOP<br><br>尿毒症的特点是尿素氮(BUN)、血肌肝(Scr)值很高、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反应 。<br><br>尿毒症的常见临床表现<br><br>TOP<br><br>1.毒物及代谢产物蓄积引起的症状:<br>(1)消化系统表现:消化系统表现是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主要是纳差、消化不良。重症者可有舌炎、口腔糜烂。若消化道溃疡累及血管时可有呕血、便血。<br>(2)造血系统表现:慢性肾衰患者均有轻重不等的贫血,多由长期营养不良、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和溶血所致。肾衰病人多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下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此外,还可有白细胞异常,由于“尿毒素”的作用,使白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均有障碍,白细胞总数下降(其中主要是淋巴细胞生成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吞噬和杀灭细菌的能力亦降低。<br>(3)心血管系统表现:常见的有高血压、尿毒症性心肌炎和心包炎、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br>(4)呼吸系统表现:呼吸系统一般可在有酸中毒时出现呼吸困难,也可由尿毒症产生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表现。<br>(5)皮肤表现:可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瘙痒及“尿素霜”。<br>(6)骨骼系统:由于钙磷代谢紊乱,可以出现骨质疏松,骨软化或纤维性骨炎而出现疼痛假性骨折。<br>(7)神经精神症状:中枢性表现有反应迟钝、抑郁、烦躁、兴奋、抽搐、嗜睡及昏迷。周围性表现为周围神经变性等病变的表现,有皮肤过敏、灼痛、肢体乏力和活动障碍等。<br>(8)内分泌功能异常:<br>1)甲状旁腺功能障碍的表现:主要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可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出现上述尿毒症性骨病改变。<br>2)甲状腺功能障碍:由于T3和游离T3指数下降,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如乏力、易疲劳、嗜睡、皮肤干燥、听力下降、腱反射减弱、体温低等。<br>3)性功能障碍:女子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男子主要表现为阳痿和精子活动力下降。小儿表现为性成熟期延迟。<br>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肾是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它的损害,可直接影响这些环节的正常进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br>(l)脱水与水肿:肾衰病人可以出现水肿,也可以出现脱水。这是由于肾小管功能受损,浓缩功能丧失,即使不饮水,也可以排出大量的稀释尿液,结果引起口渴、尿多等脱水表现,如不注意补充则会使肾血流量减少,肾缺血,加速肾脏的损害,所以这种情况下的补水比服药重要。另一方面,肾脏的排泄能力很差,如果摄水量超负荷时,水又排不出,潴留在体内,表现尿少、体重增加、浮肿、肾血管肿胀而影响肾血流,也可加重肾损害。所以,应每日测体重,记录24小时尿量及其它额外排泄量,这都是重要的观察指标。<br>(2)钠、钾的变化:低钠血症的原因是肾小管重吸收钠的功能障碍,也与长期低盐饮食,应用利尿剂以及腹泻等有关。高钠则是由于尿毒症时尿量多而无水肿,因而未限制盐的摄入,使钠潴留并超出了肾脏排钠负荷。可以出现体重增加、水肿,甚至引起尿量减少。应常观察有无乏力、嗜睡、腱反射减弱等低钠表现以及前述的高钠表现,还应经常复查血中各种电解质的含量,以便及时调整。少尿和长期使用保钾利尿剂是最常见的引起高钾原因。此外尿毒症病人由于排泄功能下降,和由于胃纳差,摄入热量不足,导致组织分解加速而释放出大量的钾,加之有酸中毒,肾脏的氢钠交换增加,钾钠交换减少等原因,均可使血钾骤然升高,临床上出现心肌抑制表现,如心音低,心率慢,心律紊乱甚至骤停;也常见骨骼肌症状,如肢体麻木、乏力、无力及麻痹、瘫痪,症状常由下肢向上发展;可出现昏厥和神志障碍;有时可以出现呼吸肌抑制,导致呼吸停止。低钾血症的发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体内水的潴留出现稀释性低钾,此时有低钾表现,而钾的量并不少,主要是体内钾的重新分布所致;另一方面由于摄入过少,呕吐、腹泻的丢失,以及利尿的丢失造成了体内钾的缺乏,出现真正的低血钾。低血钾的表现除消化道麻痹症状(如腹胀、肠鸣音减弱)外,其余表现与高血钾症状相似。<br>(3)酸中毒:轻度的酸中毒可以无临床表现。当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5毫摩尔/升时,可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无力、烦躁不安,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br><br>怀疑自己患有尿毒症时应该做哪些检查?<br><br>TOP<br><br>应做血常规、尿常规、双肾B超、肾功能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即可初步诊断。<br><br>尿毒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br><br>TOP<br><br>(1)尿毒症心包炎 以前,尿毒症患者出现心包炎,常常为临终前的征兆,自从有了透析疗法,患者得以长期存在。然而,在透析不够充分或严重营养不良情况下,也可发生心包炎。PABICO报告:透析治疗较好的患者,偶尔也可以并发病毒性心包炎,它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个别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更易发生腺病毒感染。透析患者应用抗凝剂,可以诱发心包出血,心包内液体蓄积,称心包填塞,可以压迫心脏而造成严重后果。<br>(2)尿毒症性心肌炎 尿毒症心肌病是比较少见的,临床表现:心脏极度扩大,严重心衰。这种心肌炎常常发生在有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但也不能简单地把特殊维生素和营养缺乏与心肌病的病理改变联系在一起,也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有待探讨。<br>(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通常与钾的失衡有关。饮食不慎,外科手术或严重感染引起的突然高血钾可导致心律紊乱,血钾的改变对已用洋地黄的患者更危险,急骤的血钾降低也可引起心律失常。<br>(4)转移性心肌钙化 在一些长期高血磷患者中,像其他组织一样,心肌也可以发生转移性钙化,这样使一部分心肌纤维丧失功能,而出现频繁的心律失常。<br>(5)高血压 高血压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症状,可以通过严格的水、钠控制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但很多患者血压控制不住,需要用降压药物,一般不需要双肾切除,作者一组98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31例透析前血压正常,67例血压高于18.67/12kpa(140/90mmHg),经规律性血液透析,结合用少量降压药物,40例血压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27例经用多种降压药物,血压很难控制,这些患者中17例接受了同种尸体肾移植,在有功能肾长期存活(4年以上)的13例中,8例血压回降至正常,7例患者服用少量降压药物,血压可以维持在18.67/12kPa以下,提示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理想方法。<br><br>谁是尿毒症候选人?<br><br>TOP<br><br>慢性肾小球肾炎占尿毒症病患首位。但多数找不出原因,一般怀疑和身体免疫机能缺陷很有关系,或是因反复发作的急慢性肾炎、红斑性狼疮、肝炎或血管炎等侵犯肾脏机能,使肾功能缓慢渐进受损、硬化,必须做肾脏病理切片才能确定诊断。<br><br>糖尿病、高血压、常吃草药偏方和止痛药的人、以及老人家是尿毒症的候选人,在有参与美国末期肾脏病数据比较的数十个国家的统计中,台湾45~7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尿毒症发生率居世界之冠,而糖尿病、高血压并发尿毒症的人数年年上升,还有好寻偏方吃草药的生活习性的人,都可能比一般人提早拿到进入洗肾室的通行证。<br><br>尿毒症护理<br><br>TOP<br><br>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br>[病情观察〕<br>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日测体重、血压、记出入水量,观察体内液体滞留或不足。<br>2.定时服用降浊还原丸,注意观察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及心包炎等病的征象,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br>【对症护理】<br>1.呕吐、腹泻频繁的患者应注意水、电解质紊乱,出现有关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师。<br>2.因脑部异常表现或低钙而出现抽搐、谁安时应保护患者以免自我伤害,并立即通知医师。<br>3.呼吸有氨味者,易并发口腔炎,应加强口腔护理。<br>[一般护理〕<br>1.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低蛋白饮食,可根据肾功能调节蛋白质摄入量,高血压<br>者应限钠盐的摄入,若已进行透析治疗,则应予以优质高蛋白的饮食。<br>2.对卧床休息,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抽搐、昏迷者,应安放床栏,加强巡视,以防坠床。<br>3.皮肤护理由于代谢产物储留致皮肤癌痒,可用热水擦浴,切忌用手搔伤皮肤,以免<br>感染。预防褥疮的发生。<br>[健康指导〕<br>1.指导患者根据肾功能采用合理饮食。<br>2.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观察副作用。<br>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预防继发感染。<br>4.注意劳逸结合,增加机体免疫力。<br>5.定期门诊随访。<br><br>中医看尿毒症的成因<br><br>TOP<br><br>医宗金鉴:<br><br>水肿俱属脾肺经,皆因水停脾肺二经,水停胸中则喘,水停膈中则胀,肿在腰以上者属风,治法宜发汗,肿在腰以下者属湿(水),法宜利水,有通身上下皆肿者,系风湿两伤,法宜汗利兼施。<br><br>肿而喘不得卧,宜逐肺饮,肿而胀满便秘宜攻脾水,肿从腹起至四肢者可治,肿从四肢起至腹者难治,属实法宜攻泄,属虚法宜温补,应证而施,自无不效也。<br><br>治疗水肿不是单从肾脏着手可竟其功,从文可以很明白水肿之治疗有许多不同原因,不同证状,即要痊愈,必须从各病的原因寻因认证而治,从许多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医疗恢复健康、痊愈的目的。<br><br>感冒时,有些人为什么怕闻油味,怕油腻的食物呢?<br><br>老年人,为什么会喜欢素食,而不喜欢鱼肉、油腻呢?今日许多小孩为什么会不吃肉,吃到肉就会呕吐呢?<br><br>许多小孩感冒发烧被用药之后会尿血,说是链球菌感染?老年人手术后常有尿血而丧命者不计其数,此尿血是链球菌感染,还是抗生素消炎伤心、肾造成的呢(详见吃西药会伤胃,实际上是五脏六腑皆伤篇)?<br><br>尿毒、水肿是如何形成的呢?<br><br>事实上,感冒的鼻涕、痰、鼻咽癌、淋巴腺癌、肺癌、尿毒症??都只是一个病,因消炎(降火气)伤心、肾、内脏,致感冒的风邪被引入身体不同经络所产生的不同证状,而产生不同的经络病变而已。<br><br>感冒:鼻涕、痰是水气湿痰凝结于鼻腔、喉咙,为太阳经经络病变。<br><br>鼻咽癌、淋巴腺癌:水气、湿痰凝结于耳下、淋巴、鼻咽,是为少阳经感冒之经络病变。(详见鼻咽癌淋巴腺癌篇)<br><br>肺癌:水气,痰湿凝积于肺、胸腔,为痰湿、水气、瘀血凝聚,是为太阴、少阴经感冒之经络病变。(详见肺癌篇)肺积水即痰、鼻涕凝积在胸腔、肺。<br><br>尿毒症:水气、痰湿凝积于心下(即胃口)而呕吐或水肿是为少阴、太阴感冒之经络病变。<br><br>感冒、鼻咽癌、淋巴腺癌、肺癌、尿毒皆感冒水蓄不同经络所成(<br><br>高血压、糖尿病病患的水分必须从汗排出,如运动即可排汗而使升高的血压下降、血糖降低,但今日的医疗却用利小便以排除身体的水分而降血压,长期使用降血压药物利尿,伤害了心、肾,致心(火)无力蒸发水份排汗,而肾中之阳衰,阳气无法上升,致水蓄心下(胃口),身体为将蓄积于心下(胃口)多余的水份排除而呕吐。<br><br>糖尿病因长期使用胰岛素,造成胰岛素中毒,皆因医疗的用药不当,造成心、肾的衰竭,引起全身的并发症(详见高血压、糖尿病篇),并非高血压、糖尿病造成尿毒症。<br><br>心属火、肺属金、火为气的上升,今日许多尿毒症皆因感冒被消炎,造成心、肾的衰弱,致火无法将金(肺)之水分蒸发从鼻孔或皮肤(汗)排出体外,心(君火)肾(相火)中之阳弱,痰湿、水气蓄积中膈心下(胃口),阻截肺气不能下降,金不能生水,肾中无水,被检查为肾脏萎缩,小便不通,实际并非肾的问题,而是心(火)衰弱,无力蒸发水气,致肺太阴之气不能下降,当补心、肺,使气下降,就像大地得雨滋润而不干旱,是为金生水,则肾得润而肾萎缩即痊愈,小便通顺正常。<br><br>肾中之阳衰(下寒),身体无力作汗,就像冬天,地面寒冷,无水蒸汽上升,天上即没有雨可以下降,有雨可降也不能成沛然之量以滋润大地也,故大地一片枯萎如肾萎缩。<br><br>冬天在外面跑步,吃到冷风,即会呕吐,呕到冒一阵汗出,风寒排除,呕吐即痊愈,尿毒病患因被消炎致寒水蓄积于心下(胃口)而呕吐,因心被消炎衰弱,无力作汗,故呕吐不止,此呕吐不可止,当以温补心阳治之。<br><br>喝酒的人冒汗,若吹了冷风,毛孔忽然收缩,即会呕吐,因毛孔被风寒收缩蔽塞,致汗、水气无法排出,蓄积在胃内的水(酒)即会呕吐而排出。<br><br>许多食道癌的病患,并非胃肠、食道致病而无法吞咽,是感冒风寒被消炎引入,肝胆或胃造成不能吞咽,即伤风能食,伤寒不能食,但这些病患,初始都被当成肠胃发炎呕吐而消炎止吐,或被手术、或电疗到不忍卒睹的境地,笔者曾治疗数名被检验为食道癌,未被电疗或手术的病患,用小青龙汤治疗而病愈。<br><br>冬天跑步吃到冷风而吐,酒醉受风而吐,与尿毒症之呕吐相同,为毛孔无法排汗,身体从呕吐排出多余的水分而造成,酒醉、跑步为身体毛孔短暂被蔽塞的反应现象,尿毒症的呕吐是因感冒误消炎(详见感冒为什么会治不好?篇)造成火(心为君火,肾为相火)无力蒸发水以排汗,致水份(风寒)蓄积于胃口(心下),身体无力排汗所造成<br><br>高血压患者须防尿毒症<br><br>TOP<br><br>不少人都知道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脑卒中,其实高血压与尿毒症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研究表明,15%的高血压会发展为尿毒症,而血压控制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尿毒症的发生、发展、疗效和预后。所以高血压患者应严密监测,预防尿毒症,具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br><br>第一,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中国是高血压病大国,但是中国的高血压病存在很危险的三低现象,即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普查发现,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还不到一半;有高血压而服药治疗的人不到12.5%;能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的仅为2.9%。所以,在全社会开展高血压病的宣传,提高大家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迫在眉睫。<br><br>第二,严密监测肾功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是防止肾功能损害的前提条件。同时要严密监测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具体措施为:<br><br>1.定期检查肾功能,包括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最好每2个月检查1次。<br><br>2.严密观察是否有尿毒症的早期症状,如疲乏无力、腰酸腿软等虚弱症状,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面色萎黄、舌质淡、口唇、眼睑苍白等贫血表现。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检查肾功能,以确认有无异常。<br><br>3.凡是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的患者,均应按照尿毒症早期治疗方案及时进行治疗。<br><br>第三,合理选用药物和治疗方案。降压药物品种繁多,适应症各不相同。选用降压药的基本原则是无肾毒性,或者还有保护肾脏作用。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在降压的同时都有保护肾脏作用。就高血压的治疗而言,如在选用西药降压的同时,配合调节升降、补益肝肾的中药,对保持血压的稳定和保护肾功能都具有良好的作用。<br><br>肾脏移植真能使患者“重获新生”吗<br><br>TOP<br><br>据《广州日报》载,青岛某机械总公司因为职工李××换肾,换来了一系列麻烦。李××患了尿毒症,在作维持性血透(医学上叫血液透析),一向“天下太平”,数月前换了肾后,庞大的医疗费开支却使公司和他本人不堪重负,光是为了预防排斥要吃山地明溶液每月3瓶,每瓶价格就高达3千多元,而且还有许多其它医疗费用呢。对于这个急需资金改造生产设备,扭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被动局面的公司来说,实在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拖累。本来,原先青岛某医院介绍换肾(医学上叫作肾移植),宣称:只需一次性花6万多元,病人换了肾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所以,公司领导班子合计了一下,认为与其无休止地花钱血透(每月4,000--6,000元),倒不如让病人换肾,为企业卸下一个长期的包袱。当时想不到,换肾的费用比以前作血透花的还要多,为维持这只肾成活的医疗费用,每月就得用10,000多元,而且还要一个月一个月地负担下去,那得花多少钱才能了事?目前公司已为这只肾付出了17万元费用,而李××的家属为交那巨额的10%自付医疗费而穷于应付,到处奔走。直至现在只能交上1万多元,尚有近2万元的账单未付。<br><br>这是一个很令人遗憾的事情。其实,在换肾这个问题上,老百姓和传媒在认识上大都还有一些不足,以为换了肾,就万事大吉,一切解决,永远OK了,其实大谬不然。据较有换肾经验的上海**医院的报告:在800个病例中,换肾后,能够使用3年而不报废者,只有一半左右,能够使用十年者,在一百人中不到一个。<br><br>也许有人会说,种下的肾坏了,可以再换嘛。说得可轻松,第二次换肾,难度会更大,花钱会更多,效果会更差。当然,换肾后,如能成功保住这只肾,生活质量一般比透析好一些,但目前我国换肾,还存在着在尸体上取肾和将肾种入病人身上这个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此外,还有组织配型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所以,并不是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尿毒症病人换肾便可以永久地解决问题,毕其功于一役。其实,短短3年时间内,就有50%病人风光不再,而要重新透析了,更不要说换肾后,长期还要服大量昂贵而对身体有害的抗排斥药物。对公家、对家庭都是一个沉重的拖累。<br><br>在此奉劝尿毒症病人和家属,应该全面地考虑换肾的好处和坏处,慎重地作出抉择。
3回答

大便拉血不是什么病吧?跟心脏有关系么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不是大病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仅供参考! <br><br>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2回答

男人便血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要是痔疮的话可能就会便血的。 <br>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痔疮是一种很常见的肛肠疾病,令人很是难受。 <br>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到底得了痔疮该怎么办: <br>第一:平时要注意肛门卫生。<br>第二:饮食应当少食刺激性的饮食,会加重了痔出血、脱出症状。 <br>第三:平常不要花太长时间在马桶如厕,这会促使痔疮的形成。 <br>第四:可以用紫川膏抹在长痔疮的地方,一般一个月左右痔疮症状就会下去的。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男性便血的原因有哪些<br>  肛裂:<br>  肛裂是小儿最常见的便血原因。患儿在便血的同时,还有排便后疼痛的症状。成人的肛裂则多是由长期便秘引起的。肛裂引起的便血血色新鲜,排便时可在粪便表面或手纸上见到少量血迹,也可能有鲜血滴下。<br>  结肠血管发育不良:<br>  因结肠血管发育不良而导致的便血,出血量较多,而且血色鲜红。<br>  大肠癌:<br>  大肠艾初期发生的便血可表现为有少量的鲜血覆盖在粪便表面。随着病情的发展,便血量会逐渐增多,同时也可发生大便变细、肠梗阻等现象。<br>  大肠息肉:<br>  大肠息肉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此病的便血特点是,便血呈间歇性发生,血色鲜红,量不多,且不与粪便相混。有的患者在排便时有肉状小肿物(息肉)脱出肛门外,便后又会缩回到直肠内。<br>  溃疡性结肠炎:<br>  此病引起的便血,血色或鲜或暗,大多与粪便混在一起。粪便中也可有粘液、脓液。此病患者常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3回答

哪些病会出现便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您好<br>便血最大可能是痔疮,但是还有直肠癌、直肠息肉、肛裂、溃疡性结肠炎等肛肠方面的疾病也可以便血。<br><br>把直肠癌误诊为痔疮的教训太多了,而且每年来医院门诊就诊所谓的“痔疮”患者中,最后被确诊为直肠癌的病例也不在少数。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br><br>据专家介绍以下几种疾病可出现便血症状:<br> 一、痔疮:痔疮是可以出现便血的最常见一种肛肠疾病,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和,出血量可大可小。<br> 二、肛裂:肛裂引起的便血在临床上也是较常见的,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血,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br> 三、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引起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下腹痛、发热、便频及里急后重等症。<br> 四、直肠、结肠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一些患者在大便的表面带沟槽。<br> 五、直肠恶变:此类疾病引起的便血与痔疮较为相似,便血呈鲜红色,成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br> 以上就是宁波友好医院专家介绍的哪些疾病可以出现便血症状,大家了解了这些内容以后,可以早期明确便血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便血。专家再次温馨提示:如果一旦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便血症状,最好及时到正规专科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原因后,对症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时间,恶化病情。<br><br>祝患者早日康复!
4回答

便便后擦PP时发现有血是怎么回事?谢谢!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br><br>病因症状<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br><br>加重。<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br><br>自疗注意事项<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br><br>自治疗法<br><br>1.成药自疗法<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验方自疗法<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br><br>3.饮食自疗法。<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br><br>4.外治自疗法<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br><br>5.其他自疗法<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br><br>避免误诊<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br><br>状。<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br><br>便血<br>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br><br>(一) 病因<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br><br>(二) 救护措施<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br><br>如何挂号就诊<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br><br>1.便血。<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br><br>4.大便形状改变。<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r><br>癌前病变:<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br><br>其他:<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br><br>2.肛门损伤等。<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br><br> 《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br><br> 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br><br> 「常见证候」<br><br> 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br><br> 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br><br> 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br><br> 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br><br> 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 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 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 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 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 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 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 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 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 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 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 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 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 <br> 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 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 (1)肛门疾病 <br> 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 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 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 (2)直肠疾病 <br> 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 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 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 (3)结肠疾病 <br> 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 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 (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 (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 (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 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 <br> 便血 <br> 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 (一) 病因 <br> 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 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 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 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 (二) 救护措施 <br> 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 <br> 便血就是内痔吗? <br> 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 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 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 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 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 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br>参考资料:<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5072.html</a>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可能是天气干燥,皮肤脆弱,在排便和擦的过程中太过用力导致直肠出现小溃疡出血的症状,一般不要紧,多饮水,多吃蔬菜,吃一点有润肠作用的水果,如香蕉,就会好起来的
6回答

我上厕所的时候,小便会痛,而且会有一点点血!是怎么回事啊?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你的状况我也有过,是轻度宫颈炎,吃三金片就会好的
6回答

我大便时有血,请问这是什么病啊?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痔疮?看医生去啊!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我是学医的 "平均2秒3滴左右"是红色的话你可能有痔疮!那是要做手术的 <br>不过这个手术很简单 费用也不高 最好是尽早去看医生把! <br>"便呈黑色;"如果不是食物的问题的话 <br>有可能是十二指肠出血或者是胃出血 刷牙呕吐可能有咽炎拉! 我也和你一样!<br>建议: 早点去看医生把 <br>看病还是最好不要去私人的医院!
4回答

大便中有血严重吗?怎么办?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br>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对便血一症,不能掉以轻心,需四诊合参,才能避免失误。 <br><br><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http://www.zgxl.net/sljk/ybjb/xiaohua/bianxue.htm</a>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如果是鲜红的,说明是肛管出血,可能是痔疮;如果是暗红或者颜色更黑些,就是消化道出血,不严重就吃点云南白药或三七产品,最好还是去医院看看.
4回答

我便血跟肾有关系吗?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对,首先要知道是便血还是黑便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br>参考资料:<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5072.html</a>
2回答

大便有血有几种情况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你好!<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时,血从肛门排出,色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色,或粪便带血,称为便血(hematochezia)。一般认为上消化道出血量在50ml以上即可出现黑便。 <br><br>[发病原因] <br><br>1.上消化道疾病 <br><br>(1)食管疾病 <br>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 <br>(2)胃十二指肠疾病 <br>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胃癌、胃粘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等。 <br>(3)肝胆道疾病 <br>如肝硬化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等。 <br>(4)胰腺疾病 <br>胰腺癌。 <br><br>2.下消化道疾病 <br><br>(1)小肠疾病 <br>肠结核、局限性肠炎、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瘤、Meckel憩室炎或溃疡、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 <br>(2)结肠疾病 <br>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血吸虫病等。 <br>(3)直肠疾病 <br>直肠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直肠癌等。 <br>(4)肛管疾病 <br>痔、肛裂、肛瘘等。 <br><br>3.其他疾病 <br><br>(1)急性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br>流行性出血热、重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钩虫病等。 <br>(2)血液病 <br>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br>(3)维生素缺乏症 <br>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 <br><br>[临床表现] <br><br>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与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的症状。 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部位的高低。上消化道出血时排出的多为暗红色血便,或呈柏油样黑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血便。然而二者均可有例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如伴有肠蠕动加速时,可排出较鲜红的血便而不呈黑便。小肠出血时,如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呈柏油样黑便;当小肠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便血呈暗红色甚至呈较鲜红色的稀便。结肠与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鲜红色或较鲜红的血便。 <br><br>便血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br><br>1.伴发热者须注意急性传染病、恶性肠肿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限性肠炎等。 <br>2.伴急性腹痛者可见于急性胆管炎、膈疝、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 <br>3.伴皮肤粘膜出血者多注意血液病、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 <br>4.伴慢性上腹痛,但出血后疼痛减轻者见于消化性溃疡,疼痛无减轻者常见于胃癌。 <br>5.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痢疾、直肠炎、直肠癌等。 <br>6.便血量少,血色鲜红,在便后滴下或射出,提示为直肠肛管疾病。 <br><br>[家庭应急处理] <br><br>1.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暂禁食。 <br>2.可口服维生素K3 12mg,安络血2.5~5mg或云南白药0.3~0.6g,每日3次。 <br>3.若为药物或酒精引起,应立即停用。 <br>4.经上述紧急处理无效或出血量大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急速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仅供参考! <br><br>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3回答

出现便血,需要怎样的调理吗?便血会引起哪些危害?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还是找专业医生吧,根据检查结果再做判断。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大便流血主要是肛肠疾病,包括痔疮、肛裂等。在各种肛门疾病中痔疮是较为常见的,主要症状就是便血。痔疮分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往往都会有便血症状发生。内痔一般分为四期:一期内痔主要是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就自动停止。二、三期内痔排便的时候也带血,排血的量比较多。四期的内痔,便血量比较少。除内痔外,外痔和混合痔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便血。引起大便带血的肛肠疾病还有肛裂,引起肛理解便血的原因主要是便秘,便秘排便时使肛裂口撕开,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便血。此外肛周脓肿,肛瘘,同样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便血。<br>治疗方法:<br>大便流血需要注意一下几点:把坐椅换成硬板椅,不用软坐椅。多吃根颈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有利于解决依赖性问题。每天进行提肛锻炼三到五次,每次五十到一百下。每天坐的时间太长,要每个小时要运动几分钟。一点零食都不要吃,吃零食会便秘。如果没有时间,你必须坚持每天散步达到三十分钟以上。坚持每天清洗保持卫生。每天进行二十到四十分钟的肛门按摩。每天多吃蔬菜,香蕉,红薯.蜂蜜.戒酒和避免吃辛辣食物.就一定会改善。如果你的病情较为严重,最好到正规医院检查清楚病因,对症治疗,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
1回答

我爸爸便血了,比较严重,又没有专家呀?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便血 <br><br>病因症状 <br><br>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br><br>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br><br>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br><br>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br><br>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br><br>加重。 <br><br>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br><br>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br><br>自疗注意事项 <br><br>(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br><br>(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br><br>(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br><br>(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br><br>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br><br>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br><br>(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br><br>(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br><br>自治疗法 <br><br>1.成药自疗法 <br><br>(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br><br>(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验方自疗法 <br><br>(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br><br>(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br><br>(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br><br>(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br><br>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br><br>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br><br>(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br><br>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br><br>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br><br>3.饮食自疗法。 <br><br>(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br><br>(2)每日食数只柿饼。 <br><br>(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br><br>(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br><br>(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br><br>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br><br>(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br><br>4.外治自疗法 <br><br>(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br><br>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br><br>(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br><br>(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br><br>(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br><br>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br><br>5.其他自疗法 <br><br>(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br><br>(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br><br>避免误诊 <br><br>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br><br>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br><br>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br><br>状。 <br><br>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br><br>便血 <br><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br>(一) 病因 <br><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br>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br>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br>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br>(二) 救护措施 <br><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如何挂号就诊 <br><br>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br><br>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br><br>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br><br>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br><br>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br><br>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br><br>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br><br>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br><br>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br><br>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br><br>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br><br>1.便血。 <br><br>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br><br>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br><br>4.大便形状改变。 <br><br>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br><br>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br><br>癌前病变: <br><br>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br><br>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br><br>其他: <br><br>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br><br>2.肛门损伤等。 <br><br>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br>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br><br>《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br><br>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br><br>「常见证候」 <br><br>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br><br>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r><br>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br><br>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br><br>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br>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br>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br>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br>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br>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br>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br>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br>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br>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br>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br>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br>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br>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br><br>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br>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br>(1)肛门疾病 <br>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br>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br>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br>(2)直肠疾病 <br>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br>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br>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br>(3)结肠疾病 <br>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br>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br>(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br>(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br>(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br>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br><br>便血 <br>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br>(一) 病因 <br>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br>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br>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br>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br>(二) 救护措施 <br>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br><br>便血就是内痔吗? <br>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br>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br>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br>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br>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br>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3回答

最近肛门很痛,大便完擦后会有出血而且挺痛,以前有外痔抹药没抹好。肛门很干燥而且会痛会痒。。。。

最佳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外痔,建议用HCPT治疗
其他答案:<div class="wgt-answers-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answers-arrowdown"></span> </div> </div> 肛门血液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肛裂,痔疮出血。 <br> <br>一般肛裂有以下的症状:疼痛,排便时粪便影响溃疡的神经末梢和剧烈的疼痛可以持续一个半小时。出血,可能不时量一般都很小,??经常大便干燥一滴鲜血,软便,血,大便溏卫生纸沾上血痔便血是内痔,混合痔的早期症状往往时或之后间歇性无痛性血便,很少有人能停止对自己偶尔的大量出血,甚至飞机。 <br> <br>认为你是根据你的症状可能会建议吃清淡饮食治疗肛裂出血,多吃水果和蔬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口服麻仁艾滋病健脾丸。额外的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尽管这样,建议你去正规的医院肛肠科做进一步的检查,然后用药。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