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体检肝大是什么意思

  • 肛囊肿
征兵体检肝大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优质答案):<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肝大<br> 锁定<br>声明<br>百度百科公开招募三甲医院副高职称医师或医学博士,加入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撰写医学词条。 查看详情<br>肝大可由许多疾病引起,是临床上一个重要体征。正常肝脏大小为长径25cm×上下径15cm×前后径16cm。国人成年男性的肝平均重1342g,女性1234g,约占体重1/50,胎儿和新生儿的肝相对的较成人大,约占体重1/20。正常肝上界与膈穹窿一致,在右侧腋中线起于第7肋,至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再向左至前正中线后越过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至左锁骨中线稍内侧平第5肋间隙,肝的下界与肝前缘一致,在右侧腋中线起自第11肋,沿右侧肋弓下缘至第9肋软骨尖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达剑突之下,在前正中线超出剑突以下约3cm。肝的位置与性别、年龄、体型有关,可随呼吸、内脏活动及体位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站立位及吸气时下降,仰卧位和呼气时上升,在平静呼吸时升降之差约3cm,5岁以下儿童、多饮水、饭后、晚间、运动后、高原生活2个月以上的人,在肋缘下1~2cm,肝脏常可被触及,边缘锐利,质软,无压痛。有时肋下触到的肝脏不是由于肝大,而是由于肝位置下移,此可见于经产妇女腹壁松弛者、歌唱或演奏者横膈运动过分发达、肺气肿、右胸腔大量积液、膈下脓肿者。有时胆囊肿大、横结肠肿瘤、胰腺囊肿、胃癌、右肾下垂、右肾积水、右肾囊肿、嗜铬细胞瘤等也可被误认为肝大,但呼吸移动度不如肝脏大,边缘不如肝脏清晰,故应结合病史、肝脏的位置、形态、质地、呼吸移动度、有否压痛及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病理性肝大。<br>目录<br>1 症状体征<br>2 用药治疗<br>3 饮食保健<br>4 预防护理<br>5 病理病因<br>6 疾病诊断<br>7 检查方法<br>8 并发症<br>9 预后<br>10 发病机制<br><br>症状体征<br>1.病变范围<br>(1)弥漫性肿大:由于普遍性肝脏病变所致,见于各种肝炎、脂肪肝、肝淀粉样变性、肝淤血、肝硬化、肝细胞癌、转移癌、胆管细胞癌。<br>(2)局限性肿大:由于肝内占位性病变所致,见于肝脓肿、肝囊肿、肝肿瘤、肝包虫等。<br>2.肝的硬度 正常人体质瘦弱者可触及肝边缘且质软。肝脏中等硬见于肝炎、肝脓肿、血吸虫病、脂肪肝、疟疾等。肝脏质地坚硬,见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淤血性肝硬化、恶性肿瘤、白血病、肝淀粉样变性、梅毒肝等。<br>3.肝的边缘和表面 慢性肝炎、淤血肝的边缘较钝,表面尚平滑,肝硬化的边缘锐利,表面呈结节状。<br>4.压痛 急性肝炎、急性肝淤血、急性胆管炎或胆绞痛发作时压痛明显,细菌性或阿米巴肝脓肿时压痛更为剧烈,主要为局限性压痛,肝癌常无明显的压痛,慢性肝炎时压痛较轻,肝硬化、脂肪肝、肝淀粉样变性与梅毒肝一般无压痛。<br>5.黄疸 病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肝外胆道梗阻多见。<br>6.消瘦 肝癌、肝硬化可伴明显消瘦。<br>7.腹水 肝癌、肝硬化、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循环障碍等可见。<br>8.蜘蛛痣和肝掌 见于慢性肝实质性病变。<br>9.紫癜、牙龈出血等出、凝血功能异常见于严重的肝脏病、长期阻塞性黄疸、血液病、钩端螺旋体病等。<br><br>用药治疗<br>由于引起肝脏肿大的病因甚多,且多数情况下肝脏肿大是某一疾病的重要体征,因此,遇肝脏肿大患者,应积极寻找引起肝大的确切病因,而不能寄希望于应用某些护肝药物后就能使肝脏恢复正常。如果肝脏肿大是因单个巨大脓肿或囊肿所致,则可行脓肿或囊肿穿刺抽液治疗,前者在抽出脓液后可将抗生素或甲硝唑溶液注入脓腔内,囊肿在抽液后,可将无水酒精或复方铝溶液等硬化剂注入囊腔内,以阻止囊壁不再连续向腔内渗出液体。<br><br>饮食保健<br>不适宜食物: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油腻煎炸食品,辛热食品,如韭菜、羊肉、鸡肉、八角、茴香、丁香、胡椒等。生硬、带刺食品,吃荤食后不要立即饮茶,酒,糖。<br>适宜食物: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动物肝类。蛋、奶、鱼、瘦肉和豆制品;无脂肪低蛋白的流质,如果汁、米汤、藕粉、面汤、蜜水、番茄汁、西瓜汁、绿豆汤等;低脂肪半流质食物,如鱼、虾、鸡、鸭、瘦肉。<br>食疗方:1、黄芪山药羹:黄芪30克,洗净;鲜山药150克,切成薄片。先将黄芪放锅内,加水适量,煮半小时,滤去药渣,再放入鲜山药片,再煮半小时,加盐或糖调味即成。<br>2、虫草炖鸭:家鸭1只,约重1500克,宰杀后去净毛,剁去脚,剖除内脏,清洗干净;冬虫夏草10克。将鸭放入沙锅内,上面放冬虫夏草、姜片,先以武火烧沸,后用文火慢炖1小时,待鸭煮烂后,加入盐、味精调味即成。<br>3、鲫鱼黄芪汤:活鲫鱼1条,重约400克,去鳞及内脏,抠去鳃,洗净;黄芪30克,切片,洗净,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先将盛黄芪的药袋入锅,加水适量,煮约半小时,再下鲫鱼同煮,待鱼熟后,捞去药袋,加入姜、葱、盐、味精调味即可。<br>4、桃仁粥:桃仁15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淘洗干净。桃仁去皮,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小火煎约30分钟,取药液,弃渣。用桃仁液和粳米同煮,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后,小火至米烂粥成。每日1次空腹食用。<br>5、茯苓粉粥:茯苓30克,粳米50克,红枣10枚。将红枣洗干净,粳米淘洗干净。红枣、粳米入锅,加水6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成粥。<br>6、山楂荷叶茶:山楂15克,荷叶12克。将山楂洗干净,去核,切碎。将荷叶洗干净,晒干,切成丝。两药混匀,沸水冲泡,闷泡约20分钟即可。<br>7、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薏米各50克,加水共熬成粥。<br><br>预防护理<br>健康的生活态度,适当的锻炼,开朗的心态,对于保护肝脏。预防肝病会起到积极的作用。<br><br>病理病因<br>引起肝大的疾病很多,归纳如下。<br>1.感染性肝大<br>(1)病毒性感染: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黄热病,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等感染。<br>(2)衣原体性感染:如鹦鹉热等。<br>(3)立克次性感染:斑疹伤寒,Q热等。<br>(4)细菌性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慢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细菌性肝脓肿,肝结核。<br>(5)螺旋体性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肝梅毒,莱姆病等。<br>(6)真菌性感染:放线菌病,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隐球菌病,组织浆菌病,念珠菌病,曲菌病,毛霉菌病等。<br>(7)原虫性感染:阿米巴性肝脓肿,黑热病,疟疾,弓形虫病,锥虫病,梨形鞭毛虫病等。<br>(8)蠕虫性感染:血吸虫病,<br><br>疾病诊断<br>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导致肝脏肿大者常有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不洁饮食或输血、药物注射史。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体征有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等,肝功能检查血清酶学活力增高,血清学检查可检测到各型肝炎(甲、乙、丙、丁、戊、己、庚型)病毒抗原或抗体。<br>2.中毒性肝炎 发病前常有药物或毒物接触史,尔后出现肝脏肿大、发热、皮疹、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中毒性肝炎还伴有其他脏器功能损害的表现,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抗原或抗体检测多为阴性。停用有关药物或停止接触有关毒物后一般可恢复正常,但再次接触该药物或毒物时又出现相同症状。<br>3.肝脓肿 肝脓肿一般起病较缓慢,因有明显的炎症表现而常有畏寒、发热,然后出现肝区疼痛、肝脏肿大,肝脏表面光滑,有压痛、叩击痛,相应腹壁常有水肿,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CT扫描等辅助检查可协助诊断,必要时可行诊断性穿刺检查。<br>4.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见,起病缓慢,临床表现有消瘦、食欲减退、肝区疼痛、发热、黄疸等,肝脏可显著肿大,质地坚韧,可扪及结节。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值常升高,血清AKP、γ-GT、癌胚抗原也可升高,腹部B超、CT、放射性核素、MRI等辅助检查可发现癌灶;转移性肝癌时,B超等检查在肝实质内常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癌灶。<br>5.肝囊肿 肝囊肿患者临床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多为先天性形成,少数为后天获得性。超声波、CT、MRI等检查可发现肝脏内液性暗区,边缘清晰,发生钙化时可见强回声光团。<br><br>检查方法<br>实验室检查:<br>1.血液检查 细菌感染或阿米巴肝脓肿时白细胞增多,病毒性感染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减少。食管静脉破裂后、脾功能亢进或叶酸缺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肝硬化、重症肝炎、长期阻塞性黄疸时肝脏蛋白合成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凝血机制异常。病毒性疾病可通过血清抗体效价增高或病毒分离阳性而获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真菌病、吸虫病等均可检测血清中特异抗体,棘球蚴病、吸虫病、结核等可做皮内试验。<br>2.粪便检查 粪便中可找到虫卵或滋养体。<br>3.十二指肠引流 对胆道感染所致肝大的诊断有帮助,引流液中可发现致病菌。<br>4.肝功能试验<br>(1)蛋白质代谢的试验:<br>①血浆蛋白:清蛋白及前清蛋白可作为判断慢性肝病预后的一个指标;肝病若α1球蛋白增加反映病情较轻,减少常提示病情较重,肝癌则显著升高;β球蛋白增多常伴有脂类及脂蛋白的增多;γ球蛋白在急性肝炎时正常或稍高,肝硬化时明显升高;肝病中甲胎蛋白升高,反映肝细胞再生,与病情活动性有关,甲胎蛋白阳性不是肝癌所独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畸胎瘤、胃癌、胰腺癌、结肠癌、妊娠等血清甲胎蛋白亦可增多。<br>②血清絮浊试验: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CCFE)是诊断急性肝炎、肝炎预后的指标,许多其他疾病亦可呈阳性及假阳性反应。硫酸锌浊度试验(znTT)可鉴别肝炎及肝硬化,判断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及预后。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不是特殊的肝功能试验,仅能反映肝细胞退行变性,但假阳性率高。<br>以上几项试验有些虽被淘汰,但了解此知识仍有一定实际意义。<br>③氨耐量试验:此试验对判断肝硬化患者有无侧支循环形成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有引起肝性脑病的危险。<br>(2)糖类的试验:胰岛素抵抗试验是慢性肝病时糖代谢障碍的特征之一;肝细胞缺氧可阻断肝中半乳糖的代谢,这是肝病的特殊因素。<br>(3)脂类代谢试验:血清磷脂测定对肝细胞性及梗阻性黄疸的鉴别有意义。<br>(4)酶学的试验:是肝病临床上不可缺少的生化检查手段,对于发现肝胆疾病,阐明疾病过程的性质,明确病变的细胞内定位有重要意义。<br>①主要用于肝实质损害的酶类:<br>A.转氨酶类主要有谷草氨基转移酶(GOT)、谷丙氨基转移酶(GPT)、和GOT同工酶。<br>B.腺苷脱氨酶(ADA),其优点为急性肝炎恢复期的诊断,协助诊断慢性肝病,区别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br>C.谷氨酸脱氢酶(GDH),可反映肝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br>D.淀粉酶,肝细胞急性坏死时血清淀粉酶升高,常与氨基转移酶升高相平行。<br>②主要用于诊断胆汁淤积的酶类:<br>A.碱性磷酸酶(ALP),用于黄疸的鉴别,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和无黄疸的胆系病变。<br>B.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可筛选肝胆疾病,辅助诊断肝癌,鉴别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急性肝炎恢复期的诊断,慢性肝病活动性和预后的判断,诊断酒精性肝损害。<br>③用于诊断肝纤维化的酶:<br>A.单胺氧化酶(MAO),其他疾病及某些肝外疾病也可引起此酶活性改变。<br>B.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有助于反映纤维化活性。<br>C.脯氨酰羟化酶(PHO),其活性与进行性纤维化相平行。<br>④主要用于诊断肝肿瘤的酶:<br>A.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此结合AFP和临床为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br>B.α1抗糜蛋白酶(ACT),可作为肝硬化尤其是肝癌的诊断手段之一。<br>(5)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的试验:血清胆红素测定可了解有无黄疸、黄疸的程度和演变过程,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和判断预后。尿液胆红素定性试验可早期发现肝损害,早期肝外胆道阻塞的识别和黄疸的鉴别。血清胆汁酸可灵敏的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可将肝炎、肝硬化与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而肝细胞功能正常者进行鉴别。<br>(6)色素的排泄试验:磺溴酞钠(BSP)排泄试验可反映肝血流量的多少及肝细胞功能的状态,此试验作为发现及判断肝病程度的一个灵敏指标。靛氰绿ICG排泄试验是检验肝功能最好的、最有实用价值的染料,较BSP安全,在慢性肝病应用时优于BSP试验。<br>(7)激素的代谢试验:在除外内分泌疾患或其他有关因素的情况下,测定血清、尿中激素或其他代谢产物,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肝病时血清中T3降低,反T3相应升高。<br>(8)维生素的代谢试验:肝病时维生素代谢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体内生化反应均可发生异常,检测体内的维生素代谢状态,不仅对肝病患者的营养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且有助于理解和认识肝病时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在少数情况下,也可用于判断肝功能,协助诊断。肝病和阻塞性黄疸时维生素E吸收减少,血浆内浓度降低,但与肝病严重度不成比例。血转醇酮酶测定可反映体内维生素B1代谢状态。<br>(9)药物转化功能的试验:药物转化功能和肝合成功能变化相一致,凡血浆清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注射维生素K无效者,其药物转化功能亦见减低,其敏感度高于血浆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与磺溴酞钠排泄、半乳糖清除试验相仿,但不如GPT和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轻度肝损害者,药物转化功能试验仍在正常范围,中度以上或重度肝损害则呈减低,此时对判断肝病预后有帮助。<br>其他辅助检查:<br>1.超声检查 超声在肝胆疾病的诊断上可用于测量肝脾及胆囊位置、大小、形态以及观察肝静脉、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变化;确定肝胆疾病的性质、部位和范围,证实临床印象诊断和解决特殊问题;可在超声探查的指引下进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和引流,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对已确诊的肝胆疾病进行治疗随诊观察;进一步验证核素检查的结果,确定病变性质和深度,肝胆疾病与周邻脏器的关系。B超检查对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意义较大,直径超过1cm的占位性病变可以被检出。<br>2.X线检查<br>(1)胸透:可确定右膈的位置、形状及运动。<br>(2)胃肠钡餐:能发现食管静脉曲张,并且对发现胰头癌或壶腹癌所引起的胆道梗阻有助。<br>(3)胆囊或胆管造影:对胆囊病变或胆道梗阻有诊断价值,但不适于黄疸患者,此时须做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术以明确有无结石或肿瘤性梗阻,其对胆管病变影像的清晰度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为好,较排泄造影更好,但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时禁忌。十二指肠纤维内镜进行逆行胆管造影的效果和经皮穿刺者相似。<br>3.CT与MRI 对肝硬化、脂肪肝、肝腺瘤的诊断,MRI不如CT,但对肝囊肿、肝血管瘤的诊断MRI优于CT。<br>4.放射性核素扫描 可以动态观察在肝、胆管、胆囊中放射性浓集和通过情况,可显示肝脏的大小、位置、形态,主要用于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血池填充对血管瘤有确诊意义,还可协助鉴别肝内胆汁淤积还是肝外梗阻性黄疸。较X线肝胆造影为优。<br>5.腹腔镜检查 对各种肝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用于确诊肝炎、肝炎病期、肝炎并发症;肝硬化的原因、性质、程度;肿瘤的性质、部位、程度;决定是否须剖腹探查,以及肿瘤能否切除;对鉴别肝外梗阻和肝内胆汁淤积亦有一定帮助。<br>6.肝血管造影 有脾门静脉造影、肝静脉造影、肝动脉造影、经脐静脉门脉造影等方法。脾门静脉造影可了解门静脉系统梗阻情况和测定门静脉压力。肝静脉造影可了解肝静脉的梗阻情况。肝动脉造影对肝脏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切除范围的估计有一定的帮助。MRI可取代部分侵入性的血管造影检查。<br>7.肝血流图 是一种无损伤性检查肝脏和血管功能的一种方法,通过测定肝区组织对高频电流的阻抗变化,以反映肝脏的血液循环状态,并借以判断肝脏功能及病理变化,诊断和了解疾病的演变、预后和转归,肝血流图对病因虽无特异性,但对肝脏病变程度的反映具有意义,对慢性肝炎、肝硬化、早期门脉高压、心源性肝淤血的判断、肝癌的诊断和定位都有一定的价值。<br>8.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其适应证是原因未明的肝大,对明确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了解各种肝病的演变过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在重度黄疸、腹水或凝血障碍时则为禁忌。<br><br>并发症<br>目前暂无相关资料<br><br>预后<br>目前暂无相关资料<br><br>发病机制<br>1.感染 各种病原微生物性、中毒性肝炎时,因炎症而有血管充血、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其他炎性物质的渗出,或因肝细胞变性、肿胀,或因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受刺激而大量增生造成肝大。各种感染中以病毒性肝炎为常见。<br>2.淤血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肝脏因充血而肿大,外观发紫,边缘钝。<br>3.胆汁淤积 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内外胆道梗阻时,导致胆汁淤积,造成肝大。<br>4.中毒 某些药物和肝毒素,各种全身性感染时,病原体除可直接侵犯肝脏外,还可通过毒血症、高热、营养不良、缺氧等因素引起中毒性肝炎,使肝细胞坏死,产生微囊型脂肪沉着,肝炎样损伤,肝纤维化,肝静脉阻塞,毛细胆管淤胆等,造成肝大。<br>5.代谢异常 脂肪肝、肝淀粉样变性等病时,脂肪、糖原、类脂质、淀粉样物质、铜或铁质沉积在肝脏使之肿大。<br>6.肿瘤和囊肿 肝癌、肉瘤、良性肿瘤和各种囊肿浸润肝细胞使之肿大。<br>7.其他 免疫损伤、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肝大。<br>望采纳<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肝大<br> 锁定<br>声明<br>百度百科公开招募三甲医院副高职称医师或医学博士,加入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撰写医学词条。 查看详情<br>肝大可由许多疾病引起,是临床上一个重要体征。正常肝脏大小为长径25cm×上下径15cm×前后径16cm。国人成年男性的肝平均重1342g,女性1234g,约占体重1/50,胎儿和新生儿的肝相对的较成人大,约占体重1/20。正常肝上界与膈穹窿一致,在右侧腋中线起于第7肋,至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再向左至前正中线后越过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至左锁骨中线稍内侧平第5肋间隙,肝的下界与肝前缘一致,在右侧腋中线起自第11肋,沿右侧肋弓下缘至第9肋软骨尖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达剑突之下,在前正中线超出剑突以下约3cm。肝的位置与性别、年龄、体型有关,可随呼吸、内脏活动及体位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站立位及吸气时下降,仰卧位和呼气时上升,在平静呼吸时升降之差约3cm,5岁以下儿童、多饮水、饭后、晚间、运动后、高原生活2个月以上的人,在肋缘下1~2cm,肝脏常可被触及,边缘锐利,质软,无压痛。有时肋下触到的肝脏不是由于肝大,而是由于肝位置下移,此可见于经产妇女腹壁松弛者、歌唱或演奏者横膈运动过分发达、肺气肿、右胸腔大量积液、膈下脓肿者。有时胆囊肿大、横结肠肿瘤、胰腺囊肿、胃癌、右肾下垂、右肾积水、右肾囊肿、嗜铬细胞瘤等也可被误认为肝大,但呼吸移动度不如肝脏大,边缘不如肝脏清晰,故应结合病史、肝脏的位置、形态、质地、呼吸移动度、有否压痛及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病理性肝大。<br>目录<br>1 症状体征<br>2 用药治疗<br>3 饮食保健<br>4 预防护理<br>5 病理病因<br>6 疾病诊断<br>7 检查方法<br>8 并发症<br>9 预后<br>10 发病机制<br><br>症状体征<br>1.病变范围<br>(1)弥漫性肿大:由于普遍性肝脏病变所致,见于各种肝炎、脂肪肝、肝淀粉样变性、肝淤血、肝硬化、肝细胞癌、转移癌、胆管细胞癌。<br>(2)局限性肿大:由于肝内占位性病变所致,见于肝脓肿、肝囊肿、肝肿瘤、肝包虫等。<br>2.肝的硬度 正常人体质瘦弱者可触及肝边缘且质软。肝脏中等硬见于肝炎、肝脓肿、血吸虫病、脂肪肝、疟疾等。肝脏质地坚硬,见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淤血性肝硬化、恶性肿瘤、白血病、肝淀粉样变性、梅毒肝等。<br>3.肝的边缘和表面 慢性肝炎、淤血肝的边缘较钝,表面尚平滑,肝硬化的边缘锐利,表面呈结节状。<br>4.压痛 急性肝炎、急性肝淤血、急性胆管炎或胆绞痛发作时压痛明显,细菌性或阿米巴肝脓肿时压痛更为剧烈,主要为局限性压痛,肝癌常无明显的压痛,慢性肝炎时压痛较轻,肝硬化、脂肪肝、肝淀粉样变性与梅毒肝一般无压痛。<br>5.黄疸 病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肝外胆道梗阻多见。<br>6.消瘦 肝癌、肝硬化可伴明显消瘦。<br>7.腹水 肝癌、肝硬化、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循环障碍等可见。<br>8.蜘蛛痣和肝掌 见于慢性肝实质性病变。<br>9.紫癜、牙龈出血等出、凝血功能异常见于严重的肝脏病、长期阻塞性黄疸、血液病、钩端螺旋体病等。<br><br>用药治疗<br>由于引起肝脏肿大的病因甚多,且多数情况下肝脏肿大是某一疾病的重要体征,因此,遇肝脏肿大患者,应积极寻找引起肝大的确切病因,而不能寄希望于应用某些护肝药物后就能使肝脏恢复正常。如果肝脏肿大是因单个巨大脓肿或囊肿所致,则可行脓肿或囊肿穿刺抽液治疗,前者在抽出脓液后可将抗生素或甲硝唑溶液注入脓腔内,囊肿在抽液后,可将无水酒精或复方铝溶液等硬化剂注入囊腔内,以阻止囊壁不再连续向腔内渗出液体。<br><br>饮食保健<br>不适宜食物: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油腻煎炸食品,辛热食品,如韭菜、羊肉、鸡肉、八角、茴香、丁香、胡椒等。生硬、带刺食品,吃荤食后不要立即饮茶,酒,糖。<br>适宜食物: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动物肝类。蛋、奶、鱼、瘦肉和豆制品;无脂肪低蛋白的流质,如果汁、米汤、藕粉、面汤、蜜水、番茄汁、西瓜汁、绿豆汤等;低脂肪半流质食物,如鱼、虾、鸡、鸭、瘦肉。<br>食疗方:1、黄芪山药羹:黄芪30克,洗净;鲜山药150克,切成薄片。先将黄芪放锅内,加水适量,煮半小时,滤去药渣,再放入鲜山药片,再煮半小时,加盐或糖调味即成。<br>2、虫草炖鸭:家鸭1只,约重1500克,宰杀后去净毛,剁去脚,剖除内脏,清洗干净;冬虫夏草10克。将鸭放入沙锅内,上面放冬虫夏草、姜片,先以武火烧沸,后用文火慢炖1小时,待鸭煮烂后,加入盐、味精调味即成。<br>3、鲫鱼黄芪汤:活鲫鱼1条,重约400克,去鳞及内脏,抠去鳃,洗净;黄芪30克,切片,洗净,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先将盛黄芪的药袋入锅,加水适量,煮约半小时,再下鲫鱼同煮,待鱼熟后,捞去药袋,加入姜、葱、盐、味精调味即可。<br>4、桃仁粥:桃仁15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淘洗干净。桃仁去皮,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小火煎约30分钟,取药液,弃渣。用桃仁液和粳米同煮,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后,小火至米烂粥成。每日1次空腹食用。<br>5、茯苓粉粥:茯苓30克,粳米50克,红枣10枚。将红枣洗干净,粳米淘洗干净。红枣、粳米入锅,加水6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成粥。<br>6、山楂荷叶茶:山楂15克,荷叶12克。将山楂洗干净,去核,切碎。将荷叶洗干净,晒干,切成丝。两药混匀,沸水冲泡,闷泡约20分钟即可。<br>7、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薏米各50克,加水共熬成粥。<br><br>预防护理<br>健康的生活态度,适当的锻炼,开朗的心态,对于保护肝脏。预防肝病会起到积极的作用。<br><br>病理病因<br>引起肝大的疾病很多,归纳如下。<br>1.感染性肝大<br>(1)病毒性感染: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黄热病,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等感染。<br>(2)衣原体性感染:如鹦鹉热等。<br>(3)立克次性感染:斑疹伤寒,Q热等。<br>(4)细菌性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慢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细菌性肝脓肿,肝结核。<br>(5)螺旋体性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肝梅毒,莱姆病等。<br>(6)真菌性感染:放线菌病,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隐球菌病,组织浆菌病,念珠菌病,曲菌病,毛霉菌病等。<br>(7)原虫性感染:阿米巴性肝脓肿,黑热病,疟疾,弓形虫病,锥虫病,梨形鞭毛虫病等。<br>(8)蠕虫性感染:血吸虫病,<br><br>疾病诊断<br>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导致肝脏肿大者常有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不洁饮食或输血、药物注射史。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体征有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等,肝功能检查血清酶学活力增高,血清学检查可检测到各型肝炎(甲、乙、丙、丁、戊、己、庚型)病毒抗原或抗体。<br>2.中毒性肝炎 发病前常有药物或毒物接触史,尔后出现肝脏肿大、发热、皮疹、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中毒性肝炎还伴有其他脏器功能损害的表现,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抗原或抗体检测多为阴性。停用有关药物或停止接触有关毒物后一般可恢复正常,但再次接触该药物或毒物时又出现相同症状。<br>3.肝脓肿 肝脓肿一般起病较缓慢,因有明显的炎症表现而常有畏寒、发热,然后出现肝区疼痛、肝脏肿大,肝脏表面光滑,有压痛、叩击痛,相应腹壁常有水肿,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CT扫描等辅助检查可协助诊断,必要时可行诊断性穿刺检查。<br>4.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见,起病缓慢,临床表现有消瘦、食欲减退、肝区疼痛、发热、黄疸等,肝脏可显著肿大,质地坚韧,可扪及结节。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值常升高,血清AKP、γ-GT、癌胚抗原也可升高,腹部B超、CT、放射性核素、MRI等辅助检查可发现癌灶;转移性肝癌时,B超等检查在肝实质内常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癌灶。<br>5.肝囊肿 肝囊肿患者临床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多为先天性形成,少数为后天获得性。超声波、CT、MRI等检查可发现肝脏内液性暗区,边缘清晰,发生钙化时可见强回声光团。<br><br>检查方法<br>实验室检查:<br>1.血液检查 细菌感染或阿米巴肝脓肿时白细胞增多,病毒性感染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减少。食管静脉破裂后、脾功能亢进或叶酸缺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肝硬化、重症肝炎、长期阻塞性黄疸时肝脏蛋白合成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凝血机制异常。病毒性疾病可通过血清抗体效价增高或病毒分离阳性而获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真菌病、吸虫病等均可检测血清中特异抗体,棘球蚴病、吸虫病、结核等可做皮内试验。<br>2.粪便检查 粪便中可找到虫卵或滋养体。<br>3.十二指肠引流 对胆道感染所致肝大的诊断有帮助,引流液中可发现致病菌。<br>4.肝功能试验<br>(1)蛋白质代谢的试验:<br>①血浆蛋白:清蛋白及前清蛋白可作为判断慢性肝病预后的一个指标;肝病若α1球蛋白增加反映病情较轻,减少常提示病情较重,肝癌则显著升高;β球蛋白增多常伴有脂类及脂蛋白的增多;γ球蛋白在急性肝炎时正常或稍高,肝硬化时明显升高;肝病中甲胎蛋白升高,反映肝细胞再生,与病情活动性有关,甲胎蛋白阳性不是肝癌所独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畸胎瘤、胃癌、胰腺癌、结肠癌、妊娠等血清甲胎蛋白亦可增多。<br>②血清絮浊试验: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CCFE)是诊断急性肝炎、肝炎预后的指标,许多其他疾病亦可呈阳性及假阳性反应。硫酸锌浊度试验(znTT)可鉴别肝炎及肝硬化,判断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及预后。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不是特殊的肝功能试验,仅能反映肝细胞退行变性,但假阳性率高。<br>以上几项试验有些虽被淘汰,但了解此知识仍有一定实际意义。<br>③氨耐量试验:此试验对判断肝硬化患者有无侧支循环形成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有引起肝性脑病的危险。<br>(2)糖类的试验:胰岛素抵抗试验是慢性肝病时糖代谢障碍的特征之一;肝细胞缺氧可阻断肝中半乳糖的代谢,这是肝病的特殊因素。<br>(3)脂类代谢试验:血清磷脂测定对肝细胞性及梗阻性黄疸的鉴别有意义。<br>(4)酶学的试验:是肝病临床上不可缺少的生化检查手段,对于发现肝胆疾病,阐明疾病过程的性质,明确病变的细胞内定位有重要意义。<br>①主要用于肝实质损害的酶类:<br>A.转氨酶类主要有谷草氨基转移酶(GOT)、谷丙氨基转移酶(GPT)、和GOT同工酶。<br>B.腺苷脱氨酶(ADA),其优点为急性肝炎恢复期的诊断,协助诊断慢性肝病,区别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br>C.谷氨酸脱氢酶(GDH),可反映肝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br>D.淀粉酶,肝细胞急性坏死时血清淀粉酶升高,常与氨基转移酶升高相平行。<br>②主要用于诊断胆汁淤积的酶类:<br>A.碱性磷酸酶(ALP),用于黄疸的鉴别,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和无黄疸的胆系病变。<br>B.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可筛选肝胆疾病,辅助诊断肝癌,鉴别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急性肝炎恢复期的诊断,慢性肝病活动性和预后的判断,诊断酒精性肝损害。<br>③用于诊断肝纤维化的酶:<br>A.单胺氧化酶(MAO),其他疾病及某些肝外疾病也可引起此酶活性改变。<br>B.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有助于反映纤维化活性。<br>C.脯氨酰羟化酶(PHO),其活性与进行性纤维化相平行。<br>④主要用于诊断肝肿瘤的酶:<br>A.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此结合AFP和临床为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br>B.α1抗糜蛋白酶(ACT),可作为肝硬化尤其是肝癌的诊断手段之一。<br>(5)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的试验:血清胆红素测定可了解有无黄疸、黄疸的程度和演变过程,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和判断预后。尿液胆红素定性试验可早期发现肝损害,早期肝外胆道阻塞的识别和黄疸的鉴别。血清胆汁酸可灵敏的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可将肝炎、肝硬化与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而肝细胞功能正常者进行鉴别。<br>(6)色素的排泄试验:磺溴酞钠(BSP)排泄试验可反映肝血流量的多少及肝细胞功能的状态,此试验作为发现及判断肝病程度的一个灵敏指标。靛氰绿ICG排泄试验是检验肝功能最好的、最有实用价值的染料,较BSP安全,在慢性肝病应用时优于BSP试验。<br>(7)激素的代谢试验:在除外内分泌疾患或其他有关因素的情况下,测定血清、尿中激素或其他代谢产物,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肝病时血清中T3降低,反T3相应升高。<br>(8)维生素的代谢试验:肝病时维生素代谢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体内生化反应均可发生异常,检测体内的维生素代谢状态,不仅对肝病患者的营养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且有助于理解和认识肝病时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在少数情况下,也可用于判断肝功能,协助诊断。肝病和阻塞性黄疸时维生素E吸收减少,血浆内浓度降低,但与肝病严重度不成比例。血转醇酮酶测定可反映体内维生素B1代谢状态。<br>(9)药物转化功能的试验:药物转化功能和肝合成功能变化相一致,凡血浆清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注射维生素K无效者,其药物转化功能亦见减低,其敏感度高于血浆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与磺溴酞钠排泄、半乳糖清除试验相仿,但不如GPT和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轻度肝损害者,药物转化功能试验仍在正常范围,中度以上或重度肝损害则呈减低,此时对判断肝病预后有帮助。<br>其他辅助检查:<br>1.超声检查 超声在肝胆疾病的诊断上可用于测量肝脾及胆囊位置、大小、形态以及观察肝静脉、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变化;确定肝胆疾病的性质、部位和范围,证实临床印象诊断和解决特殊问题;可在超声探查的指引下进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和引流,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对已确诊的肝胆疾病进行治疗随诊观察;进一步验证核素检查的结果,确定病变性质和深度,肝胆疾病与周邻脏器的关系。B超检查对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意义较大,直径超过1cm的占位性病变可以被检出。<br>2.X线检查<br>(1)胸透:可确定右膈的位置、形状及运动。<br>(2)胃肠钡餐:能发现食管静脉曲张,并且对发现胰头癌或壶腹癌所引起的胆道梗阻有助。<br>(3)胆囊或胆管造影:对胆囊病变或胆道梗阻有诊断价值,但不适于黄疸患者,此时须做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术以明确有无结石或肿瘤性梗阻,其对胆管病变影像的清晰度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为好,较排泄造影更好,但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时禁忌。十二指肠纤维内镜进行逆行胆管造影的效果和经皮穿刺者相似。<br>3.CT与MRI 对肝硬化、脂肪肝、肝腺瘤的诊断,MRI不如CT,但对肝囊肿、肝血管瘤的诊断MRI优于CT。<br>4.放射性核素扫描 可以动态观察在肝、胆管、胆囊中放射性浓集和通过情况,可显示肝脏的大小、位置、形态,主要用于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血池填充对血管瘤有确诊意义,还可协助鉴别肝内胆汁淤积还是肝外梗阻性黄疸。较X线肝胆造影为优。<br>5.腹腔镜检查 对各种肝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用于确诊肝炎、肝炎病期、肝炎并发症;肝硬化的原因、性质、程度;肿瘤的性质、部位、程度;决定是否须剖腹探查,以及肿瘤能否切除;对鉴别肝外梗阻和肝内胆汁淤积亦有一定帮助。<br>6.肝血管造影 有脾门静脉造影、肝静脉造影、肝动脉造影、经脐静脉门脉造影等方法。脾门静脉造影可了解门静脉系统梗阻情况和测定门静脉压力。肝静脉造影可了解肝静脉的梗阻情况。肝动脉造影对肝脏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切除范围的估计有一定的帮助。MRI可取代部分侵入性的血管造影检查。<br>7.肝血流图 是一种无损伤性检查肝脏和血管功能的一种方法,通过测定肝区组织对高频电流的阻抗变化,以反映肝脏的血液循环状态,并借以判断肝脏功能及病理变化,诊断和了解疾病的演变、预后和转归,肝血流图对病因虽无特异性,但对肝脏病变程度的反映具有意义,对慢性肝炎、肝硬化、早期门脉高压、心源性肝淤血的判断、肝癌的诊断和定位都有一定的价值。<br>8.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其适应证是原因未明的肝大,对明确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了解各种肝病的演变过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在重度黄疸、腹水或凝血障碍时则为禁忌。<br><br>并发症<br>目前暂无相关资料<br><br>预后<br>目前暂无相关资料<br><br>发病机制<br>1.感染 各种病原微生物性、中毒性肝炎时,因炎症而有血管充血、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其他炎性物质的渗出,或因肝细胞变性、肿胀,或因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受刺激而大量增生造成肝大。各种感染中以病毒性肝炎为常见。<br>2.淤血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肝脏因充血而肿大,外观发紫,边缘钝。<br>3.胆汁淤积 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内外胆道梗阻时,导致胆汁淤积,造成肝大。<br>4.中毒 某些药物和肝毒素,各种全身性感染时,病原体除可直接侵犯肝脏外,还可通过毒血症、高热、营养不良、缺氧等因素引起中毒性肝炎,使肝细胞坏死,产生微囊型脂肪沉着,肝炎样损伤,肝纤维化,肝静脉阻塞,毛细胆管淤胆等,造成肝大。<br>5.代谢异常 脂肪肝、肝淀粉样变性等病时,脂肪、糖原、类脂质、淀粉样物质、铜或铁质沉积在肝脏使之肿大。<br>6.肿瘤和囊肿 肝癌、肉瘤、良性肿瘤和各种囊肿浸润肝细胞使之肿大。<br>7.其他 免疫损伤、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肝大。<br>望采纳苏薇洁 - 副主任医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1个回答

<div class="wgt-best-mask"> <div class="wgt-answers-showbtn"><span class="wgt-best-arrowdown"></span> </div> </div> 肝大<br> 锁定<br>声明<br>百度百科公开招募三甲医院副高职称医师或医学博士加入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撰写医学词条¥¥¥¥¥¥ 查看详情<br>肝大可由许多疾病引起♡♡♡♡♡♡是临床上一个重要体征¥¥¥¥¥¥正常肝脏大小为长径25cm×上下径15cm×前后径16cm¥¥¥¥¥¥国人成年男性——的肝平均重1342g女性1234g约占体重1/50胎儿和新生儿——的肝相对——的较成人大约占体重1/20¥¥¥¥¥¥正常肝上界与膈穹窿一致在右侧腋中线起于第7肋至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再向左至前正中线后越过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至左锁骨中线稍内侧平第5肋间隙肝——的下界与肝前缘一致在右侧腋中线起自第11肋沿右侧肋弓下缘至第9肋软骨尖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达剑突之下在前正中线超出剑突以下约3cm¥¥¥¥¥¥肝——的位置与性别、年龄、体型有关可随呼吸、内脏活动及体位——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站立位及吸气时下降仰卧位和呼气时上升在平静呼吸时升降之差约3cm5岁以下儿童、多饮水、饭后、晚间、运动后、高原生活2个月以上——的人在肋缘下1~2cm肝脏常可被触及边缘锐利质软无压痛¥¥¥¥¥¥有时肋下触到——的肝脏不♡♡♡♡♡♡是由于肝大而♡♡♡♡♡♡是由于肝位置下移此可见于经产妇女腹壁松弛者、歌唱或演奏者横膈运动过分发达、肺气肿、右胸腔大量积液、膈下脓肿者¥¥¥¥¥¥有时胆囊肿大、横结肠肿瘤、胰腺囊肿、胃癌、右肾下垂、右肾积水、右肾囊肿、嗜铬细胞瘤等也可被误认为肝大但呼吸移动度不如肝脏大边缘不如肝脏清晰故应结合病史、肝脏——的位置、形态、质地、呼吸移动度、有否压痛及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病理性肝大¥¥¥¥¥¥<br>目录<br>1 症状体征<br>2 用药治疗<br>3 饮食保健<br>4 预防护理<br>5 病理病因<br>6 疾病诊断<br>7 检查方法<br>8 并发症<br>9 预后<br>10 发病机制<br><br>症状体征<br>1.病变范围<br>(1)弥漫性肿大:由于普遍性肝脏病变所致见于各种肝炎、脂肪肝、肝淀粉样变性、肝淤血、肝硬化、肝细胞癌、转移癌、胆管细胞癌¥¥¥¥¥¥<br>(2)局限性肿大:由于肝内占位性病变所致见于肝脓肿、肝囊肿、肝肿瘤、肝包虫等¥¥¥¥¥¥<br>2.肝——的硬度 正常人体质瘦弱者可触及肝边缘且质软¥¥¥¥¥¥肝脏中等硬见于肝炎、肝脓肿、血吸虫病、脂肪肝、疟疾等¥¥¥¥¥¥肝脏质地坚硬见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淤血性肝硬化、恶性肿瘤、白血病、肝淀粉样变性、梅毒肝等¥¥¥¥¥¥<br>3.肝——的边缘和表面 慢性肝炎、淤血肝——的边缘较钝表面尚平滑肝硬化——的边缘锐利表面呈结节状¥¥¥¥¥¥<br>4.压痛 急性肝炎、急性肝淤血、急性胆管炎或胆绞痛发作时压痛明显细菌性或阿米巴肝脓肿时压痛更为剧烈主要为局限性压痛肝癌常无明显——的压痛慢性肝炎时压痛较轻肝硬化、脂肪肝、肝淀粉样变性与梅毒肝一般无压痛¥¥¥¥¥¥<br>5.黄疸 病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肝外胆道梗阻多见¥¥¥¥¥¥<br>6.消瘦 肝癌、肝硬化可伴明显消瘦¥¥¥¥¥¥<br>7.腹水 肝癌、肝硬化、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循环障碍等可见¥¥¥¥¥¥<br>8.蜘蛛痣和肝掌 见于慢性肝实质性病变¥¥¥¥¥¥<br>9.紫癜、牙龈出血等出、凝血功能异常见于严重——的肝脏病、长期阻塞性黄疸、血液病、钩端螺旋体病等¥¥¥¥¥¥<br><br>用药治疗<br>由于引起肝脏肿大——的病因甚多且多数情况下肝脏肿大♡♡♡♡♡♡是某一疾病——的重要体征因此遇肝脏肿大患者应积极寻找引起肝大——的确切病因而不能寄希望于应用某些护肝药物后就能使肝脏恢复正常¥¥¥¥¥¥如果肝脏肿大♡♡♡♡♡♡是因单个巨大脓肿或囊肿所致则可行脓肿或囊肿穿刺抽液治疗前者在抽出脓液后可将抗生素或甲硝唑溶液注入脓腔内囊肿在抽液后可将无水酒精或复方铝溶液等硬化剂注入囊腔内以阻止囊壁不再连续向腔内渗出液体¥¥¥¥¥¥<br><br>饮食保健<br>不适宜食物: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油腻煎炸食品辛热食品如韭菜、羊肉、鸡肉、八角、茴香、丁香、胡椒等¥¥¥¥¥¥生硬、带刺食品吃荤食后不要立即饮茶酒糖¥¥¥¥¥¥<br>适宜食物: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动物肝类¥¥¥¥¥¥蛋、奶、鱼、瘦肉和豆制品;无脂肪低蛋白——的流质如果汁、米汤、藕粉、面汤、蜜水、番茄汁、西瓜汁、绿豆汤等;低脂肪半流质食物如鱼、虾、鸡、鸭、瘦肉¥¥¥¥¥¥<br>食疗方:1、黄芪山药羹:黄芪30克洗净;鲜山药150克切成薄片¥¥¥¥¥¥先将黄芪放锅内加水适量煮半小时滤去药渣再放入鲜山药片再煮半小时加盐或糖调味即成¥¥¥¥¥¥<br>2、虫草炖鸭:家鸭1只约重1500克宰杀后去净毛剁去脚剖除内脏清洗干净;冬虫夏草10克¥¥¥¥¥¥将鸭放入沙锅内上面放冬虫夏草、姜片先以武火烧沸后用文火慢炖1小时待鸭煮烂后加入盐、味精调味即成¥¥¥¥¥¥<br>3、鲫鱼黄芪汤:活鲫鱼1条重约400克去鳞及内脏抠去鳃洗净;黄芪30克切片洗净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先将盛黄芪——的药袋入锅加水适量煮约半小时再下鲫鱼同煮待鱼熟后捞去药袋加入姜、葱、盐、味精调味即可¥¥¥¥¥¥<br>4、桃仁粥:桃仁15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淘洗干净¥¥¥¥¥¥桃仁去皮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小火煎约30分钟取药液弃渣¥¥¥¥¥¥用桃仁液和粳米同煮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后小火至米烂粥成¥¥¥¥¥¥每日1次空腹食用¥¥¥¥¥¥<br>5、茯苓粉粥:茯苓30克粳米50克红枣10枚¥¥¥¥¥¥将红枣洗干净粳米淘洗干净¥¥¥¥¥¥红枣、粳米入锅加水6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成粥¥¥¥¥¥¥<br>6、山楂荷叶茶:山楂15克荷叶12克¥¥¥¥¥¥将山楂洗干净去核切碎¥¥¥¥¥¥将荷叶洗干净晒干切成丝¥¥¥¥¥¥两药混匀沸水冲泡闷泡约20分钟即可¥¥¥¥¥¥<br>7、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薏米各50克加水共熬成粥¥¥¥¥¥¥<br><br>预防护理<br>健康——的生活态度适当——的锻炼开朗——的心态对于保护肝脏¥¥¥¥¥¥预防肝病会起到积极——的作用¥¥¥¥¥¥<br><br>病理病因<br>引起肝大——的疾病很多归纳如下¥¥¥¥¥¥<br>1.感染性肝大<br>(1)病毒性感染: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黄热病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等感染¥¥¥¥¥¥<br>(2)衣原体性感染:如鹦鹉热等¥¥¥¥¥¥<br>(3)立克次性感染:斑疹伤寒Q热等¥¥¥¥¥¥<br>(4)细菌性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慢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细菌性肝脓肿肝结核¥¥¥¥¥¥<br>(5)螺旋体性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肝梅毒莱姆病等¥¥¥¥¥¥<br>(6)真菌性感染:放线菌病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隐球菌病组织浆菌病念珠菌病曲菌病毛霉菌病等¥¥¥¥¥¥<br>(7)原虫性感染:阿米巴性肝脓肿黑热病疟疾弓形虫病锥虫病梨形鞭毛虫病等¥¥¥¥¥¥<br>(8)蠕虫性感染:血吸虫病<br><br>疾病诊断<br>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导致肝脏肿大者常有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不洁饮食或输血、药物注射史¥¥¥¥¥¥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体征有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等肝功能检查血清酶学活力增高血清学检查可检测到各型肝炎(甲、乙、丙、丁、戊、己、庚型)病毒抗原或抗体¥¥¥¥¥¥<br>2.中毒性肝炎 发病前常有药物或毒物接触史尔后出现肝脏肿大、发热、皮疹、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中毒性肝炎还伴有其他脏器功能损害——的表现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抗原或抗体检测多为阴性¥¥¥¥¥¥停用有关药物或停止接触有关毒物后一般可恢复正常但再次接触该药物或毒物时又出现相同症状¥¥¥¥¥¥<br>3.肝脓肿 肝脓肿一般起病较缓慢因有明显——的炎症表现而常有畏寒、发热然后出现肝区疼痛、肝脏肿大肝脏表面光滑有压痛、叩击痛相应腹壁常有水肿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CT扫描等辅助检查可协助诊断必要时可行诊断性穿刺检查¥¥¥¥¥¥<br>4.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见起病缓慢临床表现有消瘦、食欲减退、肝区疼痛、发热、黄疸等肝脏可显著肿大质地坚韧可扪及结节¥¥¥¥¥¥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值常升高血清AKP、γ-GT、癌胚抗原也可升高腹部B超、CT、放射性核素、MRI等辅助检查可发现癌灶;转移性肝癌时B超等检查在肝实质内常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癌灶¥¥¥¥¥¥<br>5.肝囊肿 肝囊肿患者临床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多为先天性形成少数为后天获得性¥¥¥¥¥¥超声波、CT、MRI等检查可发现肝脏内液性暗区边缘清晰发生钙化时可见强回声光团¥¥¥¥¥¥<br><br>检查方法<br>实验室检查:<br>1.血液检查 细菌感染或阿米巴肝脓肿时白细胞增多病毒性感染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减少¥¥¥¥¥¥食管静脉破裂后、脾功能亢进或叶酸缺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肝硬化、重症肝炎、长期阻塞性黄疸时肝脏蛋白合成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凝血机制异常¥¥¥¥¥¥病毒性疾病可通过血清抗体效价增高或病毒分离阳性而获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真菌病、吸虫病等均可检测血清中特异抗体棘球蚴病、吸虫病、结核等可做皮内试验¥¥¥¥¥¥<br>2.粪便检查 粪便中可找到虫卵或滋养体¥¥¥¥¥¥<br>3.十二指肠引流 对胆道感染所致肝大——的诊断有帮助引流液中可发现致病菌¥¥¥¥¥¥<br>4.肝功能试验<br>(1)蛋白质代谢——的试验:<br>①血浆蛋白:清蛋白及前清蛋白可作为判断慢性肝病预后——的一个指标;肝病若α1球蛋白增加反映病情较轻减少常提示病情较重肝癌则显著升高;β球蛋白增多常伴有脂类及脂蛋白——的增多;γ球蛋白在急性肝炎时正常或稍高肝硬化时明显升高;肝病中甲胎蛋白升高反映肝细胞再生与病情活动性有关甲胎蛋白阳性不♡♡♡♡♡♡是肝癌所独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畸胎瘤、胃癌、胰腺癌、结肠癌、妊娠等血清甲胎蛋白亦可增多¥¥¥¥¥¥<br>②血清絮浊试验: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CCFE)♡♡♡♡♡♡是诊断急性肝炎、肝炎预后——的指标许多其他疾病亦可呈阳性及假阳性反应¥¥¥¥¥¥硫酸锌浊度试验(znTT)可鉴别肝炎及肝硬化判断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及预后¥¥¥¥¥¥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不♡♡♡♡♡♡是特殊——的肝功能试验仅能反映肝细胞退行变性但假阳性率高¥¥¥¥¥¥<br>以上几项试验有些虽被淘汰但了解此知识仍有一定实际意义¥¥¥¥¥¥<br>③氨耐量试验:此试验对判断肝硬化患者有无侧支循环形成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有引起肝性脑病——的危险¥¥¥¥¥¥<br>(2)糖类——的试验:胰岛素抵抗试验♡♡♡♡♡♡是慢性肝病时糖代谢障碍——的特征之一;肝细胞缺氧可阻断肝中半乳糖——的代谢这♡♡♡♡♡♡是肝病——的特殊因素¥¥¥¥¥¥<br>(3)脂类代谢试验:血清磷脂测定对肝细胞性及梗阻性黄疸——的鉴别有意义¥¥¥¥¥¥<br>(4)酶学——的试验:♡♡♡♡♡♡是肝病临床上不可缺少——的生化检查手段对于发现肝胆疾病阐明疾病过程——的性质明确病变——的细胞内定位有重要意义¥¥¥¥¥¥<br>①主要用于肝实质损害——的酶类:<br>A.转氨酶类主要有谷草氨基转移酶(GOT)、谷丙氨基转移酶(GPT)、和GOT同工酶¥¥¥¥¥¥<br>B.腺苷脱氨酶(ADA)其优点为急性肝炎恢复期——的诊断协助诊断慢性肝病区别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br>C.谷氨酸脱氢酶(GDH)可反映肝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br>D.淀粉酶肝细胞急性坏死时血清淀粉酶升高常与氨基转移酶升高相平行¥¥¥¥¥¥<br>②主要用于诊断胆汁淤积——的酶类:<br>A.碱性磷酸酶(ALP)用于黄疸——的鉴别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和无黄疸——的胆系病变¥¥¥¥¥¥<br>B.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可筛选肝胆疾病辅助诊断肝癌鉴别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急性肝炎恢复期——的诊断慢性肝病活动性和预后——的判断诊断酒精性肝损害¥¥¥¥¥¥<br>③用于诊断肝纤维化——的酶:<br>A.单胺氧化酶(MAO)其他疾病及某些肝外疾病也可引起此酶活性改变¥¥¥¥¥¥<br>B.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有助于反映纤维化活性¥¥¥¥¥¥<br>C.脯氨酰羟化酶(PHO)其活性与进行性纤维化相平行¥¥¥¥¥¥<br>④主要用于诊断肝肿瘤——的酶:<br>A.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此结合AFP和临床为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br>B.α1抗糜蛋白酶(ACT)可作为肝硬化尤其♡♡♡♡♡♡是肝癌——的诊断手段之一¥¥¥¥¥¥<br>(5)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的试验:血清胆红素测定可了解有无黄疸、黄疸——的程度和演变过程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和判断预后¥¥¥¥¥¥尿液胆红素定性试验可早期发现肝损害早期肝外胆道阻塞——的识别和黄疸——的鉴别¥¥¥¥¥¥血清胆汁酸可灵敏——的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可将肝炎、肝硬化与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而肝细胞功能正常者进行鉴别¥¥¥¥¥¥<br>(6)色素——的排泄试验:磺溴酞钠(BSP)排泄试验可反映肝血流量——的多少及肝细胞功能——的状态此试验作为发现及判断肝病程度——的一个灵敏指标¥¥¥¥¥¥靛氰绿ICG排泄试验♡♡♡♡♡♡是检验肝功能最好——的、最有实用价值——的染料较BSP安全在慢性肝病应用时优于BSP试验¥¥¥¥¥¥<br>(7)激素——的代谢试验:在除外内分泌疾患或其他有关因素——的情况下测定血清、尿中激素或其他代谢产物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肝病时血清中T3降低反T3相应升高¥¥¥¥¥¥<br>(8)维生素——的代谢试验:肝病时维生素代谢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体内生化反应均可发生异常检测体内——的维生素代谢状态不仅对肝病患者——的营养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且有助于理解和认识肝病时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在少数情况下也可用于判断肝功能协助诊断¥¥¥¥¥¥肝病和阻塞性黄疸时维生素E吸收减少血浆内浓度降低但与肝病严重度不成比例¥¥¥¥¥¥血转醇酮酶测定可反映体内维生素B1代谢状态¥¥¥¥¥¥<br>(9)药物转化功能——的试验:药物转化功能和肝合成功能变化相一致凡血浆清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注射维生素K无效者其药物转化功能亦见减低其敏感度高于血浆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与磺溴酞钠排泄、半乳糖清除试验相仿但不如GPT和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轻度肝损害者药物转化功能试验仍在正常范围中度以上或重度肝损害则呈减低此时对判断肝病预后有帮助¥¥¥¥¥¥<br>其他辅助检查:<br>1.超声检查 超声在肝胆疾病——的诊断上可用于测量肝脾及胆囊位置、大小、形态以及观察肝静脉、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变化;确定肝胆疾病——的性质、部位和范围证实临床印象诊断和解决特殊问题;可在超声探查——的指引下进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和引流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对已确诊——的肝胆疾病进行治疗随诊观察;进一步验证核素检查——的结果确定病变性质和深度肝胆疾病与周邻脏器——的关系¥¥¥¥¥¥B超检查对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意义较大直径超过1cm——的占位性病变可以被检出¥¥¥¥¥¥<br>2.X线检查<br>(1)胸透:可确定右膈——的位置、形状及运动¥¥¥¥¥¥<br>(2)胃肠钡餐:能发现食管静脉曲张并且对发现胰头癌或壶腹癌所引起——的胆道梗阻有助¥¥¥¥¥¥<br>(3)胆囊或胆管造影:对胆囊病变或胆道梗阻有诊断价值但不适于黄疸患者此时须做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术以明确有无结石或肿瘤性梗阻其对胆管病变影像——的清晰度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为好较排泄造影更好但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时禁忌¥¥¥¥¥¥十二指肠纤维内镜进行逆行胆管造影——的效果和经皮穿刺者相似¥¥¥¥¥¥<br>3.CT与MRI 对肝硬化、脂肪肝、肝腺瘤——的诊断MRI不如CT但对肝囊肿、肝血管瘤——的诊断MRI优于CT¥¥¥¥¥¥<br>4.放射性核素扫描 可以动态观察在肝、胆管、胆囊中放射性浓集和通过情况可显示肝脏——的大小、位置、形态主要用于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血池填充对血管瘤有确诊意义还可协助鉴别肝内胆汁淤积还♡♡♡♡♡♡是肝外梗阻性黄疸¥¥¥¥¥¥较X线肝胆造影为优¥¥¥¥¥¥<br>5.腹腔镜检查 对各种肝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用于确诊肝炎、肝炎病期、肝炎并发症;肝硬化——的原因、性质、程度;肿瘤——的性质、部位、程度;决定♡♡♡♡♡♡是否须剖腹探查以及肿瘤能否切除;对鉴别肝外梗阻和肝内胆汁淤积亦有一定帮助¥¥¥¥¥¥<br>6.肝血管造影 有脾门静脉造影、肝静脉造影、肝动脉造影、经脐静脉门脉造影等方法¥¥¥¥¥¥脾门静脉造影可了解门静脉系统梗阻情况和测定门静脉压力¥¥¥¥¥¥肝静脉造影可了解肝静脉——的梗阻情况¥¥¥¥¥¥肝动脉造影对肝脏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切除范围——的估计有一定——的帮助¥¥¥¥¥¥MRI可取代部分侵入性——的血管造影检查¥¥¥¥¥¥<br>7.肝血流图 ♡♡♡♡♡♡是一种无损伤性检查肝脏和血管功能——的一种方法通过测定肝区组织对高频电流——的阻抗变化以反映肝脏——的血液循环状态并借以判断肝脏功能及病理变化诊断和了解疾病——的演变、预后和转归肝血流图对病因虽无特异性但对肝脏病变程度——的反映具有意义对慢性肝炎、肝硬化、早期门脉高压、心源性肝淤血——的判断、肝癌——的诊断和定位都有一定——的价值¥¥¥¥¥¥<br>8.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其适应证♡♡♡♡♡♡是原因未明——的肝大对明确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了解各种肝病——的演变过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在重度黄疸、腹水或凝血障碍时则为禁忌¥¥¥¥¥¥<br><br>并发症<br>目前暂无相关资料<br><br>预后<br>目前暂无相关资料<br><br>发病机制<br>1.感染 各种病原微生物性、中毒性肝炎时因炎症而有血管充血、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其他炎性物质——的渗出或因肝细胞变性、肿胀或因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受刺激而大量增生造成肝大¥¥¥¥¥¥各种感染中以病毒性肝炎为常见¥¥¥¥¥¥<br>2.淤血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肝脏因充血而肿大外观发紫边缘钝¥¥¥¥¥¥<br>3.胆汁淤积 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内外胆道梗阻时导致胆汁淤积造成肝大¥¥¥¥¥¥<br>4.中毒 某些药物和肝毒素各种全身性感染时病原体除可直接侵犯肝脏外还可通过毒血症、高热、营养不良、缺氧等因素引起中毒性肝炎使肝细胞坏死产生微囊型脂肪沉着肝炎样损伤肝纤维化肝静脉阻塞毛细胆管淤胆等造成肝大¥¥¥¥¥¥<br>5.代谢异常 脂肪肝、肝淀粉样变性等病时脂肪、糖原、类脂质、淀粉样物质、铜或铁质沉积在肝脏使之肿大¥¥¥¥¥¥<br>6.肿瘤和囊肿 肝癌、肉瘤、良性肿瘤和各种囊肿浸润肝细胞使之肿大¥¥¥¥¥¥<br>7.其他 免疫损伤、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肝大¥¥¥¥¥¥<br>望采纳
肝大
锁定
声明
百度百科公开招募三甲医院副高职称医师或医学博士,加入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撰写医学词条。 查看详情
肝大可由许多疾病引起,是临床上一个重要体征。正常肝脏大小为长径25cm×上下径15cm×前后径16cm。国人成年男性的肝平均重1342g,女性1234g,约占体重1/50,胎儿和新生儿的肝相对的较成人大,约占体重1/20。正常肝上界与膈穹窿一致,在右侧腋中线起于第7肋,至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再向左至前正中线后越过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至左锁骨中线稍内侧平第5肋间隙,肝的下界与肝前缘一致,在右侧腋中线起自第11肋,沿右侧肋弓下缘至第9肋软骨尖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达剑突之下,在前正中线超出剑突以下约3cm。肝的位置与性别、年龄、体型有关,可随呼吸、内脏活动及体位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站立位及吸气时下降,仰卧位和呼气时上升,在平静呼吸时升降之差约3cm,5岁以下儿童、多饮水、饭后、晚间、运动后、高原生活2个月以上的人,在肋缘下1~2cm,肝脏常可被触及,边缘锐利,质软,无压痛。有时肋下触到的肝脏不是由于肝大,而是由于肝位置下移,此可见于经产妇女腹壁松弛者、歌唱或演奏者横膈运动过分发达、肺气肿、右胸腔大量积液、膈下脓肿者。有时胆囊肿大、横结肠肿瘤、胰腺囊肿、胃癌、右肾下垂、右肾积水、右肾囊肿、嗜铬细胞瘤等也可被误认为肝大,但呼吸移动度不如肝脏大,边缘不如肝脏清晰,故应结合病史、肝脏的位置、形态、质地、呼吸移动度、有否压痛及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病理性肝大。
目录
1 症状体征
2 用药治疗
3 饮食保健
4 预防护理
5 病理病因
6 疾病诊断
7 检查方法
8 并发症
9 预后
10 发病机制

症状体征
1.病变范围
(1)弥漫性肿大:由于普遍性肝脏病变所致,见于各种肝炎、脂肪肝、肝淀粉样变性、肝淤血、肝硬化、肝细胞癌、转移癌、胆管细胞癌。
(2)局限性肿大:由于肝内占位性病变所致,见于肝脓肿、肝囊肿、肝肿瘤、肝包虫等。
2.肝的硬度 正常人体质瘦弱者可触及肝边缘且质软。肝脏中等硬见于肝炎、肝脓肿、血吸虫病、脂肪肝、疟疾等。肝脏质地坚硬,见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淤血性肝硬化、恶性肿瘤、白血病、肝淀粉样变性、梅毒肝等。
3.肝的边缘和表面 慢性肝炎、淤血肝的边缘较钝,表面尚平滑,肝硬化的边缘锐利,表面呈结节状。
4.压痛 急性肝炎、急性肝淤血、急性胆管炎或胆绞痛发作时压痛明显,细菌性或阿米巴肝脓肿时压痛更为剧烈,主要为局限性压痛,肝癌常无明显的压痛,慢性肝炎时压痛较轻,肝硬化、脂肪肝、肝淀粉样变性与梅毒肝一般无压痛。
5.黄疸 病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肝外胆道梗阻多见。
6.消瘦 肝癌、肝硬化可伴明显消瘦。
7.腹水 肝癌、肝硬化、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循环障碍等可见。
8.蜘蛛痣和肝掌 见于慢性肝实质性病变。
9.紫癜、牙龈出血等出、凝血功能异常见于严重的肝脏病、长期阻塞性黄疸、血液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用药治疗
由于引起肝脏肿大的病因甚多,且多数情况下肝脏肿大是某一疾病的重要体征,因此,遇肝脏肿大患者,应积极寻找引起肝大的确切病因,而不能寄希望于应用某些护肝药物后就能使肝脏恢复正常。如果肝脏肿大是因单个巨大脓肿或囊肿所致,则可行脓肿或囊肿穿刺抽液治疗,前者在抽出脓液后可将抗生素或甲硝唑溶液注入脓腔内,囊肿在抽液后,可将无水酒精或复方铝溶液等硬化剂注入囊腔内,以阻止囊壁不再连续向腔内渗出液体。

饮食保健
不适宜食物: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油腻煎炸食品,辛热食品,如韭菜、羊肉、鸡肉、八角、茴香、丁香、胡椒等。生硬、带刺食品,吃荤食后不要立即饮茶,酒,糖。
适宜食物: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动物肝类。蛋、奶、鱼、瘦肉和豆制品;无脂肪低蛋白的流质,如果汁、米汤、藕粉、面汤、蜜水、番茄汁、西瓜汁、绿豆汤等;低脂肪半流质食物,如鱼、虾、鸡、鸭、瘦肉。
食疗方:1、黄芪山药羹:黄芪30克,洗净;鲜山药150克,切成薄片。先将黄芪放锅内,加水适量,煮半小时,滤去药渣,再放入鲜山药片,再煮半小时,加盐或糖调味即成。
2、虫草炖鸭:家鸭1只,约重1500克,宰杀后去净毛,剁去脚,剖除内脏,清洗干净;冬虫夏草10克。将鸭放入沙锅内,上面放冬虫夏草、姜片,先以武火烧沸,后用文火慢炖1小时,待鸭煮烂后,加入盐、味精调味即成。
3、鲫鱼黄芪汤:活鲫鱼1条,重约400克,去鳞及内脏,抠去鳃,洗净;黄芪30克,切片,洗净,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先将盛黄芪的药袋入锅,加水适量,煮约半小时,再下鲫鱼同煮,待鱼熟后,捞去药袋,加入姜、葱、盐、味精调味即可。
4、桃仁粥:桃仁15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淘洗干净。桃仁去皮,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小火煎约30分钟,取药液,弃渣。用桃仁液和粳米同煮,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后,小火至米烂粥成。每日1次空腹食用。
5、茯苓粉粥:茯苓30克,粳米50克,红枣10枚。将红枣洗干净,粳米淘洗干净。红枣、粳米入锅,加水6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成粥。
6、山楂荷叶茶:山楂15克,荷叶12克。将山楂洗干净,去核,切碎。将荷叶洗干净,晒干,切成丝。两药混匀,沸水冲泡,闷泡约20分钟即可。
7、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薏米各50克,加水共熬成粥。

预防护理
健康的生活态度,适当的锻炼,开朗的心态,对于保护肝脏。预防肝病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病理病因
引起肝大的疾病很多,归纳如下。
1.感染性肝大
(1)病毒性感染: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黄热病,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等感染。
(2)衣原体性感染:如鹦鹉热等。
(3)立克次性感染:斑疹伤寒,Q热等。
(4)细菌性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慢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细菌性肝脓肿,肝结核。
(5)螺旋体性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肝梅毒,莱姆病等。
(6)真菌性感染:放线菌病,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隐球菌病,组织浆菌病,念珠菌病,曲菌病,毛霉菌病等。
(7)原虫性感染:阿米巴性肝脓肿,黑热病,疟疾,弓形虫病,锥虫病,梨形鞭毛虫病等。
(8)蠕虫性感染:血吸虫病,

疾病诊断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导致肝脏肿大者常有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不洁饮食或输血、药物注射史。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体征有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等,肝功能检查血清酶学活力增高,血清学检查可检测到各型肝炎(甲、乙、丙、丁、戊、己、庚型)病毒抗原或抗体。
2.中毒性肝炎 发病前常有药物或毒物接触史,尔后出现肝脏肿大、发热、皮疹、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中毒性肝炎还伴有其他脏器功能损害的表现,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抗原或抗体检测多为阴性。停用有关药物或停止接触有关毒物后一般可恢复正常,但再次接触该药物或毒物时又出现相同症状。
3.肝脓肿 肝脓肿一般起病较缓慢,因有明显的炎症表现而常有畏寒、发热,然后出现肝区疼痛、肝脏肿大,肝脏表面光滑,有压痛、叩击痛,相应腹壁常有水肿,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CT扫描等辅助检查可协助诊断,必要时可行诊断性穿刺检查。
4.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见,起病缓慢,临床表现有消瘦、食欲减退、肝区疼痛、发热、黄疸等,肝脏可显著肿大,质地坚韧,可扪及结节。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值常升高,血清AKP、γ-GT、癌胚抗原也可升高,腹部B超、CT、放射性核素、MRI等辅助检查可发现癌灶;转移性肝癌时,B超等检查在肝实质内常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癌灶。
5.肝囊肿 肝囊肿患者临床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多为先天性形成,少数为后天获得性。超声波、CT、MRI等检查可发现肝脏内液性暗区,边缘清晰,发生钙化时可见强回声光团。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细菌感染或阿米巴肝脓肿时白细胞增多,病毒性感染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减少。食管静脉破裂后、脾功能亢进或叶酸缺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肝硬化、重症肝炎、长期阻塞性黄疸时肝脏蛋白合成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凝血机制异常。病毒性疾病可通过血清抗体效价增高或病毒分离阳性而获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真菌病、吸虫病等均可检测血清中特异抗体,棘球蚴病、吸虫病、结核等可做皮内试验。
2.粪便检查 粪便中可找到虫卵或滋养体。
3.十二指肠引流 对胆道感染所致肝大的诊断有帮助,引流液中可发现致病菌。
4.肝功能试验
(1)蛋白质代谢的试验:
①血浆蛋白:清蛋白及前清蛋白可作为判断慢性肝病预后的一个指标;肝病若α1球蛋白增加反映病情较轻,减少常提示病情较重,肝癌则显著升高;β球蛋白增多常伴有脂类及脂蛋白的增多;γ球蛋白在急性肝炎时正常或稍高,肝硬化时明显升高;肝病中甲胎蛋白升高,反映肝细胞再生,与病情活动性有关,甲胎蛋白阳性不是肝癌所独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畸胎瘤、胃癌、胰腺癌、结肠癌、妊娠等血清甲胎蛋白亦可增多。
②血清絮浊试验: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CCFE)是诊断急性肝炎、肝炎预后的指标,许多其他疾病亦可呈阳性及假阳性反应。硫酸锌浊度试验(znTT)可鉴别肝炎及肝硬化,判断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及预后。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不是特殊的肝功能试验,仅能反映肝细胞退行变性,但假阳性率高。
以上几项试验有些虽被淘汰,但了解此知识仍有一定实际意义。
③氨耐量试验:此试验对判断肝硬化患者有无侧支循环形成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有引起肝性脑病的危险。
(2)糖类的试验:胰岛素抵抗试验是慢性肝病时糖代谢障碍的特征之一;肝细胞缺氧可阻断肝中半乳糖的代谢,这是肝病的特殊因素。
(3)脂类代谢试验:血清磷脂测定对肝细胞性及梗阻性黄疸的鉴别有意义。
(4)酶学的试验:是肝病临床上不可缺少的生化检查手段,对于发现肝胆疾病,阐明疾病过程的性质,明确病变的细胞内定位有重要意义。
①主要用于肝实质损害的酶类:
A.转氨酶类主要有谷草氨基转移酶(GOT)、谷丙氨基转移酶(GPT)、和GOT同工酶。
B.腺苷脱氨酶(ADA),其优点为急性肝炎恢复期的诊断,协助诊断慢性肝病,区别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C.谷氨酸脱氢酶(GDH),可反映肝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
D.淀粉酶,肝细胞急性坏死时血清淀粉酶升高,常与氨基转移酶升高相平行。
②主要用于诊断胆汁淤积的酶类:
A.碱性磷酸酶(ALP),用于黄疸的鉴别,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和无黄疸的胆系病变。
B.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可筛选肝胆疾病,辅助诊断肝癌,鉴别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急性肝炎恢复期的诊断,慢性肝病活动性和预后的判断,诊断酒精性肝损害。
③用于诊断肝纤维化的酶:
A.单胺氧化酶(MAO),其他疾病及某些肝外疾病也可引起此酶活性改变。
B.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有助于反映纤维化活性。
C.脯氨酰羟化酶(PHO),其活性与进行性纤维化相平行。
④主要用于诊断肝肿瘤的酶:
A.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此结合AFP和临床为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B.α1抗糜蛋白酶(ACT),可作为肝硬化尤其是肝癌的诊断手段之一。
(5)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的试验:血清胆红素测定可了解有无黄疸、黄疸的程度和演变过程,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和判断预后。尿液胆红素定性试验可早期发现肝损害,早期肝外胆道阻塞的识别和黄疸的鉴别。血清胆汁酸可灵敏的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可将肝炎、肝硬化与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而肝细胞功能正常者进行鉴别。
(6)色素的排泄试验:磺溴酞钠(BSP)排泄试验可反映肝血流量的多少及肝细胞功能的状态,此试验作为发现及判断肝病程度的一个灵敏指标。靛氰绿ICG排泄试验是检验肝功能最好的、最有实用价值的染料,较BSP安全,在慢性肝病应用时优于BSP试验。
(7)激素的代谢试验:在除外内分泌疾患或其他有关因素的情况下,测定血清、尿中激素或其他代谢产物,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肝病时血清中T3降低,反T3相应升高。
(8)维生素的代谢试验:肝病时维生素代谢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体内生化反应均可发生异常,检测体内的维生素代谢状态,不仅对肝病患者的营养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且有助于理解和认识肝病时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在少数情况下,也可用于判断肝功能,协助诊断。肝病和阻塞性黄疸时维生素E吸收减少,血浆内浓度降低,但与肝病严重度不成比例。血转醇酮酶测定可反映体内维生素B1代谢状态。
(9)药物转化功能的试验:药物转化功能和肝合成功能变化相一致,凡血浆清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注射维生素K无效者,其药物转化功能亦见减低,其敏感度高于血浆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与磺溴酞钠排泄、半乳糖清除试验相仿,但不如GPT和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轻度肝损害者,药物转化功能试验仍在正常范围,中度以上或重度肝损害则呈减低,此时对判断肝病预后有帮助。
其他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在肝胆疾病的诊断上可用于测量肝脾及胆囊位置、大小、形态以及观察肝静脉、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变化;确定肝胆疾病的性质、部位和范围,证实临床印象诊断和解决特殊问题;可在超声探查的指引下进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和引流,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对已确诊的肝胆疾病进行治疗随诊观察;进一步验证核素检查的结果,确定病变性质和深度,肝胆疾病与周邻脏器的关系。B超检查对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意义较大,直径超过1cm的占位性病变可以被检出。
2.X线检查
(1)胸透:可确定右膈的位置、形状及运动。
(2)胃肠钡餐:能发现食管静脉曲张,并且对发现胰头癌或壶腹癌所引起的胆道梗阻有助。
(3)胆囊或胆管造影:对胆囊病变或胆道梗阻有诊断价值,但不适于黄疸患者,此时须做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术以明确有无结石或肿瘤性梗阻,其对胆管病变影像的清晰度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为好,较排泄造影更好,但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时禁忌。十二指肠纤维内镜进行逆行胆管造影的效果和经皮穿刺者相似。
3.CT与MRI 对肝硬化、脂肪肝、肝腺瘤的诊断,MRI不如CT,但对肝囊肿、肝血管瘤的诊断MRI优于CT。
4.放射性核素扫描 可以动态观察在肝、胆管、胆囊中放射性浓集和通过情况,可显示肝脏的大小、位置、形态,主要用于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血池填充对血管瘤有确诊意义,还可协助鉴别肝内胆汁淤积还是肝外梗阻性黄疸。较X线肝胆造影为优。
5.腹腔镜检查 对各种肝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用于确诊肝炎、肝炎病期、肝炎并发症;肝硬化的原因、性质、程度;肿瘤的性质、部位、程度;决定是否须剖腹探查,以及肿瘤能否切除;对鉴别肝外梗阻和肝内胆汁淤积亦有一定帮助。
6.肝血管造影 有脾门静脉造影、肝静脉造影、肝动脉造影、经脐静脉门脉造影等方法。脾门静脉造影可了解门静脉系统梗阻情况和测定门静脉压力。肝静脉造影可了解肝静脉的梗阻情况。肝动脉造影对肝脏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切除范围的估计有一定的帮助。MRI可取代部分侵入性的血管造影检查。
7.肝血流图 是一种无损伤性检查肝脏和血管功能的一种方法,通过测定肝区组织对高频电流的阻抗变化,以反映肝脏的血液循环状态,并借以判断肝脏功能及病理变化,诊断和了解疾病的演变、预后和转归,肝血流图对病因虽无特异性,但对肝脏病变程度的反映具有意义,对慢性肝炎、肝硬化、早期门脉高压、心源性肝淤血的判断、肝癌的诊断和定位都有一定的价值。
8.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其适应证是原因未明的肝大,对明确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了解各种肝病的演变过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在重度黄疸、腹水或凝血障碍时则为禁忌。

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发病机制
1.感染 各种病原微生物性、中毒性肝炎时,因炎症而有血管充血、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其他炎性物质的渗出,或因肝细胞变性、肿胀,或因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受刺激而大量增生造成肝大。各种感染中以病毒性肝炎为常见。
2.淤血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肝脏因充血而肿大,外观发紫,边缘钝。
3.胆汁淤积 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内外胆道梗阻时,导致胆汁淤积,造成肝大。
4.中毒 某些药物和肝毒素,各种全身性感染时,病原体除可直接侵犯肝脏外,还可通过毒血症、高热、营养不良、缺氧等因素引起中毒性肝炎,使肝细胞坏死,产生微囊型脂肪沉着,肝炎样损伤,肝纤维化,肝静脉阻塞,毛细胆管淤胆等,造成肝大。
5.代谢异常 脂肪肝、肝淀粉样变性等病时,脂肪、糖原、类脂质、淀粉样物质、铜或铁质沉积在肝脏使之肿大。
6.肿瘤和囊肿 肝癌、肉瘤、良性肿瘤和各种囊肿浸润肝细胞使之肿大。
7.其他 免疫损伤、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肝大。
望采纳
刘波-中山美尔医疗 - 医师|2019-09-11 06:08